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之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当时的中国革命(     
A.准备物质条件B.奠定思想基础
C.指明斗争方向D.积蓄群众力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哪些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什么事件有关?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伟大的建党精神里的“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内涵。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图显示了太平天国曾经统辖区域的是(       
A.   B.   
C.   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00年7月前,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民称之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却赞赏团民“赴死军前”“曾不返顾”。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这反映(     
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D.近代的报刊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历史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美劳动者”评选结果

人物成就及影响
瓦特为了解决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他吸收前人的成果,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使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化生产时代。
爱迪生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尝试,终于找到一种新材料,将人类带入光明的世界。

材料二:

英国克伦威尔在内战中领导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他是英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新制度的探索者。

——摘自《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位人物最重要的成就。根据材料一的评选结果归纳入选“最美劳动者”的条件。
(2)请仿照材料二的范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
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将重新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C.向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屈服D.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时期,“礼崩东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的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常,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您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繁荣局面。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


(1)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材料二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农业措施,并归纳出商君变法的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代表的历史事件。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