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的题旨所在。
B.“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2.本曲着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贵州省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学生会开展对对联活动,请你帮助赵明同学为下面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父母之恩恩重如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A.儿女情长长似云天B.朋友之情情深似海
C.存感恩之心必终生铭记D.儿女情重重如山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母亲下班回来,帮她倒杯热茶;当母亲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母亲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在我们考试后,给她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1)[A]处画线句中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将“_________”一词删去。
(2)[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光芒”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光芒”是指景物鲜明可爱、明亮动人,可以引申为内心充满阳光,心灵美好,品质高尚等。从内容上,学生既可以把家庭生活中的光芒描述出来,也可以把学校生活中的光芒展现出来,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材料,表现社会的正能量;②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找出生活中的闪光点;③内容健康,文体明确;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文名句默写。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
(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4)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实写史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名著阅读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这段话出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小说《简•爱》中的一段名言,文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盘扣子

张丽钧

①我在审视母亲的人生轨迹时,发现它是枣核儿形的:起初,母亲的世界在南旺村那个狭小的院子里;后来,她的世界延伸到了晋州文化馆;再后来,她的世界竟然还能抵达椰风海韵的湛江……然而,大约十年前,母亲的“枣核儿”开始悲凉地收拢,慢慢滑向比先前那一端更逼反的另一端。随着母亲的膝关节类的加重,她的世界从县城缩小到西关,再缩小到院落、房间……

②母亲越来越离不开人了。有时候,弟弟、弟妹出去片刻,她都会惊慌不已。她心中藏着一种尖锐的怕,就算她不说。我们也猜得透。

③这次回家,我问母亲:“妈,你可还记得怎样盘那种蒜疙瘩扣么?”

④母亲黯然道:“记性越来越差,怕是早忘啦。”

⑤我便找出事先备好的各色丝绳,递给她。

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⑦我鼓励她说:“妈,你还记得我那件玫红色法兰线的坎肩不?那上面不就是你盘的扣子吗?每年从秋天我都要穿一穿它呢!我一直想跟你学盘扣子,可是一直没学会……”母亲听了,数落我道:“手指头中间长着蹼呢——拙呀!”

⑧我摊开手学,装傻道:“啊?蹼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⑨母亲仿佛在数落我中汲取了力量,脸上有了明快和自信,继而,这自信又蔓延传到手上,只见她笑了一声,两只苍老的手笃定地动起来。

⑩扭,结,抽,拉,母亲的手从容地舞着,神助般地,她终于盘成了一个完美的扣子!

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母亲越盘越娴熟,那过硬的“童子功”又悄然回到了她的手上。

母亲是多么快活!她对来借簸箕的邻居大声说:这不,我家大闺女稀罕我盘的蒜疙瘩扣,让我给她盘!你看看,都盘了这么多了!

我毫不吝惜地赞美母亲的作品,毫不掩饰地表达想要更多扣子的愿望。母亲则因为帮我做了我无力做成的事而开心了整整一天。

我悄悄跟自己说:“母亲那尖尖的‘枣核儿’能吸附些微的快乐,该有多么不易!所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

1.请从文中“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并在空白方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母亲的心情
A._____黯然
我让母亲盘扣子不太自信、慌张
我鼓励母亲盘扣子B.______
我央求母亲帮我盘扣子快活
C._______开心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3.分析第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4.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5.选文最后写道:“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不能学会盘扣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余光中

①一连三个下午,他守在后院子里那丛月季花的旁边,聚精会神做那只风筝。全家都很兴奋。一放学回家,雅雅、真真和佩佩三个女孩子等不及卸下书包,立刻奔到后院子里来,围住工作中的爸爸。三个孩子对这只能飞的东西寄托很高的幻想。它已经成为她们的话题,甚至争论的中心。对于她们,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下于太阳神八号的访月之行,而爸爸,满身纸屑,左手浆糊右手剪刀的那个爸爸,简直有点太空人的味道了。

②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对于他,童年的定义是风筝加上舅舅加上狗和蟋蟀。无意间发现远方的地平线上浮着一只风筝,那感觉,总是令人惊喜的。只要有一只小小的风筝,立刻显得云树皆有情,整幅风景立刻富有牧歌的韵味。如果你是孩子,那惊喜必然加倍。他永远忘不了在四川的那几年。丰硕而慈祥的四川,山如摇篮水如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男孩的意向是风的意向,少年时的思想是长长的思想”。少年爱做的事情,哪一样,不是梦的延长呢?看地图,是梦的延长。看厚厚的翻译小说,喃喃咀嚼那些多音节的奇名怪姓,是梦的延长。放风筝也是的。他永远记得那山国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干崎万崎里寻路向南,好听的水声日夜流着,吵得好静好好听,像在说:“我好忙,扬子江在山那边等我,猿鸟在三峡,风帆在武昌,运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远方。”

④而最有趣的,该是有风的晴日了。词堂后面有一条山路,婉蜒上坡,走不到一刻钟,就进入一片开旷的平地,除了一棵错节盘根的老黄果树外,附近什么杂树也没有。舅舅提着刚完工的风筝,一再嘱咐他起跑的时候要持续而稳定,不能太骤,太快。他的心卜卜地跳,禁不住又回又去看那风筝。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镐衣大张如氅。翼展怕不有6尺,下面更曳着两条长足。舅舅高举白鹤,双翅在暖洋洋的风中颤颤扑动。终于“一——二——三!”他拼命向前奔跑。不到10码,麻绳的引力忽然松弛,也就在同时,舅舅的喝骂在背后响起。舅舅追上来,检视落地的鹤有没有跌伤。一面怪他太不小心。再度起跑时,他放慢了脚步,不时回顾,一面估量着风力,慢慢地放线。舅舅迅疾地追上来,从他手中接过线球,顺着风势把鹤放上天去。线从舅舅两手勾往的筷子上直滚出去,线球轳轳地响。舅舅又曳线跑了两次,终于在平岗顶上站住。那白鹤羽衣蹁跹,扶摇直上,长足在风中飘扬,他兴奋得大嚷,从舅舅手中抢回线去。风力愈来愈强,大有跟他拔河的意思。好几次,他以为自己要离地飞起,吓得赶快还给了舅舅。舅舅把线在黄果树枝上绕了两圈,将看守的任务交给老树。

⑤“飞得那样高?”四岁半的佩佩问道。

⑥“废话!”真真瞪了她一眼。“爸爸做的风筝怎么会飞不高?真是!”

⑦“又不是爸爸的舅舅飞!是爸爸的舅舅做的风筝!你真是笨屁瓜!”十岁的雅雅也纠正她。

⑧“你们再吵,爸爸就不做了!”他放下剪刀。

⑨小女孩们安静下来。两只黄蝴蝶绕着月季花丛追逐。隔壁有人在练钢琴,柔丽的琴音在空中回荡。阿眉在厨房里煎什么东西,满园子都是葱油香。忽然佩佩又问:“后来那只鹤呢?”

⑩后来那只风筝呢?对了,后来,有一次,那只鹤挂在树顶上,不上不下,一扯,就破了。他掉了几滴泪。舅舅也很怅然。他记得当时两人怔怔站在那该死的树下,久久无言。最后舅舅解嘲说,鹤是仙人的坐骑,想是我们的这只鹤终于变成灵禽,羽化随仙去了。第二天舅甥俩黠然曳着它的尸骸去秃岗顶上,将它焚化。一阵风来,黑灰满天飞扬,带点名士气质的舅舅,一时感慨,朗声吟起几句赋来。当时他还是高小的学生,不知道舅舅吟的是什么,后来年纪大些,每次念到“黄鹤一去不夏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就会想起自己的那只白鹤。因为那是他少年时唯一的风筝。当时他曾缠住舅舅,要舅舅再给他做一只。舅舅答应是答应了,但不晓得为什么,自从那件事后,似乎意兴萧条,始终没有再为他做。人生代谢,世事多变,一个孩子少了一只风筝,又算得了什么呢?不久他去15里外上中学,寄宿在校中,不常回家,且换了一批朋友,也就把这件事渐渐淡忘了。等到他年纪大得可以欣赏舅舅那种亭亭物外的风标,和舅舅发表在刊物上但始终不会结集的十几篇作品时,舅舅却已死了好几年了。舅舅死于飞机失事。那年舅舅才30出头,从香港乘飞机去美国,正待一飞冲天,游乎云表,却坠机焚伤致死。

⑪“后来那只鹤——就烧掉了。”他说。

1.作者借第三人称视角,用插叙的叙事手法来叙述“鹤风筝”的故事。请概括文中插叙的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他为女儿做鹤风筝——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问鹤风筝的结局——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语句,完成括号中的任务。
(1)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镐衣大张如氅。(品析本句遣词用语的特点和效果。)
(2)后来那只鹤——就烧掉了。他说。(说说句中破折号不能去掉的原因。)
3.文中的“焚鹤人”即指舅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析舅舅这个人物形象。
4.本文与诗歌《乡愁》都是余光中的作品,两文所表达的主旨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走近唐诗”活动,准备了一份探究唐诗盛行原因的材料。请你阅读所选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②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④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⑤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⑥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⑦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⑧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3)在第⑤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活动后的心得体会,请仿照前后的例句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本次“走近唐诗”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读唐诗,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唐诗,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唐诗,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唐诗,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唐诗是诗歌的巅峰。千年以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透过这些美丽的诗歌,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有磅礴云气涌起。

走近唐诗,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                        ;走近唐诗,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评价周恩来:“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涩、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说说周恩来“个人的魁力”和“领袖的自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答出两点)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抗争”是应对前行路上的困难和阻碍的良药。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举出一个其“抗争”的具体事例。
①毛泽东             ②贺龙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