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到2021年我国高铁专利申请量占全球高铁专利总申请量的99.52%。左图为西成高铁沿线地图。
西成高铁很多路段都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灯泡”形线路。
(2)西成高铁沿线地形较为崎岖,右图中没有直接从A修到B,而是选择“灯泡型线路”绕行,是因为这样经过的等高线更2022年,秦岭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全国最绿区域。另外,秦岭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2023年春季以来,沙尘天气活动较为频繁。相较而言,秦岭以南地区沙尘较弱,引得网友纷纷感谢秦岭:“感谢秦岭为我们遮风挡土”。
(3)根据资料,简要说明秦岭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至少答出两点)材料一:图1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2美国中部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堪萨斯城气候资料图。
比较项目 | 中国 | 美国 |
纬度位置 | ① | 大约38°N~49°N |
地形区 | 松嫩平原和② | 中部平原 |
气候类型 | ③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主要河流 |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 ④ |
材料二:世界上的黑土地区都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1/5,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粮食单产高,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的1/4,调出的商品粮达全国的1/3。因此,东北黑土地又叫东北粮仓,被称为中国粮食的“压舱石”。
(2)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耕地面积广,黑土① | → | 粮食产量大 | |
地形② | → | 适于机械化耕作 | |
纬度较高,作物生长周期③ | → | 作物品质高 | |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④ | → | 商品率高 |
清明前夕,正是茶叶采摘旺季。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一处茶园里,一个“采茶小工”移动机械臂,将采摘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送入存储盒中。机器人采茶工由太阳能板、双目摄像头、机械臂等部分构成,每隔一秒出头,就能采下一芽名优茶。这个“采茶小工”的研发团队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机器人采茶工改变了农产品运输方式 | B.现代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 |
C.高新技术产业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D.我国的农业科技已领先于世界 |
A.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B.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C.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 | D.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主题一:图识高铁分布。高速铁路承担客运服务,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名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主题二:数说高铁发展。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跨入高铁时代。从渤海之滨到西部戈壁,从东北雪原到江南水乡,中国高铁串珠成线、连线成网。
(3)2009~2018年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和主题三:坐着高铁看中国。2019年有约2.5亿人次通过京广高铁南来北往,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金大动脉”。
(5)京广高铁呈我国水稻专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内陆地区 | B.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 |
C.黄河流域 | D.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 |
A.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 B.沿海滩涂,盐碱地面积大 |
C.长夏无冬,热量丰富 | D.降水丰富,季节变化不大 |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 B.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
C.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约10小时,两地朝发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之一。下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 | B.每日有大量香蕉从上海运至昆明 |
C.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青海省旅游 | D.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 |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河流是外流河 | B.有高原和平原 | C.沙漠面积广布 | D.全年高温多雨 |
A.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 B.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 | C.铁路线密集 | D.城市靠近湖泊 |
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 |
C.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 | D.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因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是中国最艰难的五大徒步线路之一,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鳌太穿越也成为国内死亡率最高的户外线路,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艰难。如图为“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A.甲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C.甲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 D.甲为针阔混交林带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原料、样式、穿法等方面介绍了藏袍(见下图)。
◇传统藏袍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右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高的时候,将长袖褪去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见下图)。
◇川菜以麻辣为特色
◇主要调味品有辣椒,胡椒、花椒、豆腐酱等
◇善用小炒、十煸、十烧和泡、烩等烹调法
◇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分别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干栏式”民居(见下图)。
◇材料以竹、木为主
◇屋顶出檐深远,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止雨水淋湿房屋的木架构
◇竹楼的架构之间有很多的空隙利于排洪◇屋层架空不住人,可以较好地防止虫兽侵入室内伤人
(3)据图中信息判断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交通组】交通组从民居的交通工具、方式、距离等方面介绍了传统交通工具之——骆驼(见下图)。
◇很耐热,汗腺散热系统分布在皮肤上面
◇有反嚼功能,背上的驼峰储存积攒了很多养分,可以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几天不用进食
◇脚掌肥大,不容易在流沙中陷入
(4)据图四中信息判断骆驼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沙县考察时说:“沙县小吃非常受欢迎……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历史上,随着北方中原人民多次南迁,沙县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目前全国的沙县小吃门店超过8.8万家,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并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县小吃非常受欢迎,是因为它( )A.芸萃了南北饮食文化 | B.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
C.门店装修豪华上档次 | D.是福建美食的典型代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