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识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两地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两条研学旅行线路。分别是A线:从北京乘火车到哈尔滨;B线: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读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探秘独特自然环境
(1)通过A线我们可以观察到东北三省的地形格局是
____;在B线旅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____。
主题二寻访特色民俗风情
(2)为适应环境,两地特色民居的共同点是
____;藏袍是藏族同胞独特的服饰,是为了适应当地
____的气候特点。

主题三守护生态平衡
(3)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请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处湿地形成的原因
____。
(4)乙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近几年这里出现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主题四推动绿色发展
2020年12月25日,山东援藏引进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在日喀则市并网发电。下图为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和“渔光互补”项目景观图。

(5)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试分析日喀则市建设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的意义。
“渔光互补”是指将渔业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模式。光伏板可以给鱼塘遮阳,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
(6)图中丙、丁两地区最适宜推广“渔光互补”项目的是
____地区。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这里自然环境恶劣,过去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
(7)大棚种植大大改善了青藏高原地区蔬菜生产的不利条件,政府也积极鼓励搭建大棚种植蔬菜,分析在青藏高原建大棚种植蔬菜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