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图示意我国轮廓。
呼吸机是治疗重症呼吸疾病的关键医疗设备,其生产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下图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及我国主要呼吸机生产企业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技术 | B.资金 | C.政策 | D.原料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 B.京津唐工业基地 |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读我国粮食供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④一桂一海口 | B.③一粤一深圳 |
C.②一闽一福州 | D.①一浙一长沙 |
A.耕地面积广大 | B.作物一年三熟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数量较少 |
A.盲目改造中低产田 | B.提高农民种粮成本 |
C.培训农民科学种田 | D.摒弃“光盘行动” |
下图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耕地资源总量少 |
B.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
C.林地资源丰富 |
D.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图为2012~2022年我国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天然气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 B.煤炭消费比重最低 |
C.清洁能源的消费不断上升 | D.石油消费比重最高 |
A.改善空气质量 | B.改变局地气候 |
C.提高生产效率 | D.增加碳的排放 |
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小辉绘制了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B.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
C.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A.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
B.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 |
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最广 |
D.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是我国驶向深海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它常年游弋在我国海域,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全部位于热带 | B.穿过台湾海峡 |
C.途经渤海、黄海和东海 | D.终点南澎岛位于江苏省 |
A.山区面积大 | B.陆上国界线长 | C.东西距离长 | D.海域面积辽阔 |
A.减轻近海养殖压力 | B.利用近海空间资源 |
C.减少气象灾害发生 | D.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
“引汉济渭”工程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的工程。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左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右图为西安和汉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汉渭牵手】
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500万亩(1亩≈666.7平方米)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1)“引汉济渭”工程的实施,说明区域水资源【生态优先】
秦岭地质构造复杂,“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的秦岭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地避开生物敏感区。
(4)请列举“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是李白描述黄河的诗句。下图示意黄河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含沙量大 | B.有结冰期 | C.流量大 | D.流速快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读2010-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A.202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 B.2018年出生率大于3.78‰ |
C.2016年出生率小于6.53‰ | D.2012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多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A.实施三孩政策 | B.提倡少生优生 | C.倡导人口外迁 | D.鼓励提前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