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20世纪前期,国际社会签订了一个重要条约来调和法德矛盾,以确保地区和平。但20年后世界大战再次爆发,证明其最终失效。这一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914年9月1917年
交战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16255015
16255816
346355851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B.美国加入战争C.俄国退出战争D.德国战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改变世界”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50年美国联合英、法、意、澳等国,建立了“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委员会”,共同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这表明
A.美苏冷战加剧B.两极格局形成
C.西欧走向联合D.殖民体系崩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32年1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A.政府加强经济干预B.能源危机全面爆发
C.农业危机十分严重D.“罗斯福新政”全面推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购量比上年减少30%,斯大林认为这是小农经济分散性导致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
A.实施新经济政策B.发展商品经济
C.大力推行工业化D.实行农业集体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B.进化论的问世
C.太阳中心说诞生D.万有引力的发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90年,《纽约时报》一篇关于美国中西部工业的文章说:“有些工厂中发生了好像原子弹爆炸一样的变化,装配生产线在全速运转,并裁减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见
A.美苏两国冷战达到新高潮B.美国推进西部大开发
C.计算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D.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21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
A.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B.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C.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D.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奴隶制一定会产生一种不幸的影响,但又希望通过取得奴隶主同意而不是消灭他们的方式,为全面解放奴隶做好准备。这反映出杰斐逊
A.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保守与妥协B.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主张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隶D.对奴隶制的危害认识不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