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推进贸易自由 | B.追求携手合作应对 |
C.增强军事实力 | 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A.欧洲政局剧烈动荡 | B.贸易保护已经不复存在 |
C.不结盟运动刚成立 | D.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
A.“欧共体”建立 | B.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C.两极格局已结束 | D.美苏矛盾不断升级 |
A.全面粗暴干预经济危机 | B.阶级矛盾根本消除 |
C.并未普遍实现公平劳动 | D.社会已经分崩离析 |
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 |
A.积极向西方学习 |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
C.决心废除农奴制 |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
国别 时间 | 德国 | 奥匈帝国 | 意大利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
1890年 | 2.88 | 1.28 | 1.48 | 3.14 | 3.74 | 2.9 |
1914年 | 11.08 | 3.66 | 2.82 | 7.68 | 5.74 | 8.82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
颁布时间 | 法规名称 | 内容 |
1872年 | 《学制》 |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 |
1884年 | 《町村会法》 | 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 |
1890年 | 《集会及政治结社法》 | 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 |
1898年 | 《民法》 | 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视为“无能力者” |
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 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
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 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
A.农奴制改革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五年计划 | 时间 |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 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 |
“八五” | 1966~1970 | 7.7 | 8.5 | 6.8 |
“九五” | 1971~1975 | 5.7 | 7.4 | 4.6 |
“十五” | 1976~1980 | 3.7 | 4.4 | 3.2 |
A.经济体制僵化 | B.中苏关系破裂 |
C.欧共体的扩大 | D.社会性质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