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列选项中,将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
②然而,总有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
③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④还有些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
⑤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⑥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
A.③②④①⑥⑤B.⑤③②①④⑥
C.③⑤②④⑥①D.⑤②④①③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或许,对于郦道元来说,三峡的美丽风光,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这让他明白了丈量世界,行万里路的意义;对于苏轼来说,承天寺下那个清幽美好的月夜风光,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因为它让他明白如何度过生命的逆境;对于鲁迅先生来说,留学日本时,藤野先生为他温和耐心讲解讲义图的画面,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因为这让他感受到了跨越家国的大爱情怀……人生于世间,总在无数的风景中收获生命的温情和成长。


那么,步入初中后的你,最美的风景又是什么呢?请你结合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将护:休养护理。③傥:倘若。④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傅说于版筑之间(         )
(2)困于心于虑(         )
(3)病(         )                  
(4)四夷俱(         )
2.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杂然相许D.悠然见南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4.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用甲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解释?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推出了线上或线下扫码购票的新措施,一次性解决了国庆小长假期间人山人海的景区排队。
B.通过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航天人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我们励志奋进,砥砺前行。
C.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D.除了奔跑的马拉松选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警戒线外维护秩序的交警、严阵以待的医护工作者也是令人感动的。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宛如秋夜的流星,

在我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

——泰戈尔《流萤集》


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的尾联向来为人所称道,请对尾联进行赏析。
2.对《使至塞上》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B.首联写了诗人轻车简从,出使边塞,慰问边关守军的内容。
C.颈联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四个景物描绘了秀美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呼应首联出使一事,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
3.对《钱塘湖春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起到“白沙堤”终,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B.早莺、新燕、浅草很能体现西湖早春特征。
C.颔联中“渐欲”和“才能”表现了花与草初开与初长的静态效果,很好地突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
D.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放下手机,不然你真的会瞎

①微软的报告称,77%的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研究了这种技术上瘾的现象。在他的调查里,超过59%的人承认,他们依赖社交媒体,如果超过半小时没有上网查看,他们就会觉得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在另一次调研中,46%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显然,我们被眼前的这个屏幕迷住了,逐渐上瘾。

②为什么屏幕会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在采访了开发者,查阅了数据报告后,我终于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身边究竟在发生着什么——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③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让眼球得到休息。更要命的是,屏幕还在源源不断地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点,在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

④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最新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盯着屏幕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因为泪腺受到的刺激少了,总体分泌量就会受损。我们的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也更容易患上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眼部疾病。这种看似并不严重的状态积年累月会影响人类视力,特别是代际视力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估,到2050年,全球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近视,而东亚地区这个比例会更高。

⑤那么,医生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吗?

阳光对视觉发育的影响,是小儿眼科和视光学领域最热的课题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眼科医生文静说。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形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对眼睛也有保护作用。

⑦关于光照对视力的保护性作用,医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对照实验。研究者对照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悉尼华裔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两个研究组中都是华商儿童,所以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身上的近视遗传特质应该会表现出相似性。可是,对照两组儿童的视力状况,生活在悉尼的儿童近视患病率仅为3.3%,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儿童近视率高达29.1%。研究者进而仔细分析了两组儿童的生活方式,发现悉尼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为13.75小时,而新加坡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仅为3.05小时。

⑧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的研究者详细分析了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系,共有1249名青少年参与了此项研究。这些孩子的平均户外时间都达到每天3小时以上,但近视组的孩子活动时间为3.1小时,而非近视组为每天3.6小时。研究发现,在排除了年龄、性别、种族、阅读时长、家族遗传等因素后,仅仅是30分钟的户外时间差距,非近视小组的近视患病率就下降了10%。

⑨晒太阳很重要,这已成为视力研究者的共识,光照对于眼睛有保护性作用。尽管人无法治愈近视,但充足的光照能够避免情况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研究者的建议是,儿童需要每天在至少1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3个小时,才能有效避免近视。但问题是,它很难实现。

⑩最大的问题在于代际传递。相比父母双方均无近视的人来说,父母单方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增加了3倍;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增加6倍,而且这些都是后天发生的近视。所以屏幕给眼睛带来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虽然出生的时候,人眼轴长度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在后天的环境中,眼睛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在漫长的代际传递后,或许有一天,人类会像退化尾巴一样,对眼睛功能的需求也发生变化。

⑪只不过,活在此刻,还是要放下工作,走出房间,去晒晒太阳。

1.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形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可以保护眼睛和完全改善视力下降的状况。
B.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眼球还会不自主地被一个接一个新的刺激点吸引过去。
C.普通人的注意力从2000年的12秒,到2013年降为8秒,说明了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所以一个新产品只有能在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才能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D.屏幕给眼睛带来的影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虽然出生的时候,人眼轴长度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在后天的环境中,父母单方或双方都近视,其小孩患近视的概率会更高。
2.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突出了光照对视力的保护性作用。
B.文中第③段“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中的“在正常状态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C.第①段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巨大,眼前的屏幕已经让大部分人逐渐上瘾。
D.文章由浅入深,从现实情况说起,介绍了电子屏幕给人们眼睛带来的危害及防治和改善的办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这句话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选文主要说明了手机的作用、危害及如何有效避免近视。
C.“每一次完全的瞬目过程,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休息。”一句中的“完全”不能删除,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D.第⑧段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光谱养护着人类的眼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想把春天捧回家

①立冬前夕,飕飕的秋风,阴冷中含涵着丝丝悲凉,再加上一场不期而至的雨水光临,将本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仿佛一夕之间,提前送进了冬的大门。

②此刻,我不顾冷冰冰的雨水扑打在脸上,抬头望着街道两侧的梧桐树,但见原先枝叶相拥、绿树婆娑的优雅景致,在灰蒙蒙的天空背景映衬下,那稀稀落落的叶片,更像是一块块撕碎了的黑漆漆的抹布,各自孤零零地在枝干上摇曳。街旁的花坛簇拥的一丛丛芦苇,此刻也已褪去“绿装”,露出枯黄的“肤色”,无精打采的芦叶,任由风吹着东倒西弯,其枝头曾经热情飘舞的芦花,绽放过的羽绒样的洁白、空灵似的浪漫,显然已成让人遐想的昨天的“故事”。

③冬,虽未至,却已先声夺人地摆出了摧枯拉朽的威势。满地的枝叶,光秃秃的枝干,道尽了暮秋的无奈,似乎只能静待即将到来的冬的进一步凌虐。我这般地寻思间,不禁伸手紧了紧有些单薄的衣衫,加快脚步拐进居住的小区。

④刚跨过一个楼道,猛听见一声呵斥:“还不抓紧时间做作业!”接着又是一句:“当心吃棒头!”训斥的声调落进耳际,足以使人不寒而栗,几乎可以同声刻画出一张疾言厉色、近乎狰狞的面容。我循声观察,知道又是该门号三楼那位平时看去端庄素雅的高知女性,正在催促孩子做功课。这位主妇,经常在快近午夜时分还会为孩子的学习发出吼叫,俨然成为小区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家孩子时参照的“励志”风景。此时此刻,由训斥声勾勒的那位严母的相貌,竟与当下深秋的萧杀氛围和冬的脚步,在我眼前自然地串联叠印了起来。

⑤所谓“天人合一”,环境使然。现在有句话,颇为形象地演绎了凡有孩子上学的家庭现状:“不说读书,母慈子孝;一讲功课,鸡飞狗跳。”全社会的母亲好像都在为上学念书的孩子揪心焦虑。一句时髦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警语,似欲将普天下母亲统统诱进令人恐惧却又不得不入的学习“深沟”。从一些怪异的母胎早教,到三岁就开课奥数,林林总总的学前教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严重脱离孩子身心实际承受能力,违反教育规律,更是硬生生地把孩子过早地放在“冬天”一般的环境中煎熬。

⑥其实人生等同长跑,或者说是一场马拉松。起跑固然重要,但是有经验的参赛者,一般不会开赛即抢跑争先。一场长跑赛程,关键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的终点,并能发力冲刺,完胜比赛。因为任何一场比赛,中途落跑者,意味着就是一次失败的比赛,在赛场上毫无成绩可言。试想原本需要循序渐进完成的学业,全部挤压在青少年时代拔苗速成,这哪是科学的教育!

⑦人生路途的长短是由生命衡量的,因而人生的风景就是生命的风景。负笈攻书,应当视同一场一辈子的战役。急功好利者,只能得一时之快,甚或留有终身伤痛之虞。

⑧我的一位已移居海外的朋友带着遗憾的感情,谈起自己在孩子教育上一度踏入的误区时说:现在想来,当初为孩子的学习分数实施的棍棒教育,实际上是做着扼杀孩子童真天性的糊涂事。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决不会再像以前这般对待孩子,应该尽力做到辩证地看待分数,科学抓好读书,珍视亲情最重要。对自己的情绪表达,要固守古人的“发而皆中节”的理性修为。

⑨记得新世纪开年,一位早已跨进90高龄门槛、享誉中外的社会学家,在回顾学术生涯时,不无感慨地表示:自己目前还在爬坡。我还要奋斗,因为前面的山峰,有着更多壮丽夺目的风光在召唤我。

⑩我心底油然漫溢的敬意,渐渐开始升腾起春的融融暖意。我急切地穿过社区的花园小径,想到家中也有一个正在母亲指导下伏案课业的学子,我的步子轻快起来,我要赶紧把心中的“春天”捧回家。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题目中的“春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区春意盎然的景色
B.对孩子教育的想法
C.科学抓好读书
D.珍视亲情最重要
(2)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心情与严母的心情相同的
B.严母相貌如同肃杀秋景让孩子心寒
C.“我”对严母的教育方式不以为然
D.严母的心境与肃杀的氛围相互映衬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颇受好评,试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三峡》)

【乙】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


【注释】①撮(cuō)奇得要:亭子选取了奇妙和重要的地势。 ②蠲(juān):消除。 ③析酲(chéng):解酒,使头脑清醒。④矧(shěn):况且。 ⑤潺湲(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⑥盥:浇水洗手。
(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沿阻绝       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   即使
C.卧而之者   亲近
D.见除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爱泉渟渟       间千二百里
B.眼耳             亲戚畔
C.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D.撮奇得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自然段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角度写三峡的山。
B.【甲】文第一自然段突出了三峡山的连绵不绝和高峻险拔的特点。
C.【乙】文抒发了作者对冷泉亭奇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写到了夏季景物,作者抓住了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特点来写。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以歌颂农民起义为主,刻画了武松、鲁智深、宋江等众多英雄形象,正所谓“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请你向你的朋友推荐一下《水浒传》并说说自己的推荐理由。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