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序号
历史事件
标志
1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3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4
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D.外交成就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是(  )
A.农村B.工厂C.城市D.人口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南巡讲话D.中共十二大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当前的雾霾天气不属于(  )
A.大气污染B.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资源问题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资源问题B.发展问题C.人口问题D.和平问题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