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两弹一星” |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C.载人航天工程 | D.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
A.邓稼先 | B.袁隆平 |
C.钱学森 | D.屠呦呦 |
A.发现了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A.氢弹、导弹 | B.原子弹、氢弹 | C.核弹、导弹 | D.原子弹、导弹 |
A.私营经济 | B.商品经济 | C.市场经济 | D.计划经济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邓小平 |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彰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科研几乎一片空白,这一时期,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他们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回望奋斗历程,中国奇迹其实没有奥秘,就是一个字“干”。几代航天人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动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航天梦想变为现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彰显“大庆精神”被誉为“铁人”的人物是谁?“两弹元勋”指的是哪位科学家?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早在1951年10月,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委托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拥有原子弹。”
——王素莉《“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
材料三: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 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赞誉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化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