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在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意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纯:
(2)悉以之:
(3)严亮卒: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宗房玄龄等曰                           太守
B.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求古仁人之心
C.立闻亮                                        获有所闻
D.病而死                                        于映亩之中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会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甸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品味“我们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4.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忘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两句都是陈述句。
B.“20多年的农村生活体验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创作资源。”一句的主干是“体验是资源”。
C.“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突然转变。
D.“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捡点有用的东西。”一句是条件复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B.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题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相信每个人的家都有一个“生活万花筒”。和睦的家庭中,难免会遇到分歧,甚至是争吵……但是,家庭“风波”过后,往往也会让我们产生对亲情、对家庭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亲人之间的支持、理解、包容,或是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过程中的温暖、感动。


请以《家庭“风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2)不少于600字。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校即将举行“青春万岁”演讲比赛,你作为主持人需要为节目写串词。请你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写几句串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下面请聆听**同学的演讲,他的题目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树王(节选)

阿城

①树王的叶子在烈日下有些垂,但仍微微动着。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

②我们向这棵树王走去。待有些走近了,才发现巨大的树根间,坐着一个小小的人。那人将头缓缓扬起,我心中一动:是肖疙瘩。

③肖疙瘩并不站起来,将双肘盘在膝上,眼睛直直地望着我们,一个脸都是紧的。李立望望树说:“老肖,你说这树,从什么地方砍呢?”肖疙瘩只直直地望着李立,嘴紧紧地闭成一条线。李立招呼我们说:“来吧。”便绕开肖疙瘩,走到树王的另一侧,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扬起手中的刀。

④肖疙瘩忽然说话了,那声音模糊而陌生:‚“那里不是砍的地方。”李立转过头来看着肖疙瘩,将刀放下,有些惊奇地问:“那你说是哪儿呢?”肖疙瘩仍坐着不动,只把左手微微抬起,拍一拍右臂:“这里。”李立不明白,探过头去看。

⑤矮短的肖疙瘩张开两只胳膊,稳稳地立起来,站好,又用右手指住胸口:“这里也行。”大家都呆住了,我也觉得心忽然跳起来。

⑥李立有些恼了,想一想,又很平和地说:“这棵树砍不得吗?”肖疙瘩手不放下,静静地说:“这里砍得。”李立真的恼了,冲冲地说:“这棵树就是要砍倒!它占了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用来种有用的树!”肖疙瘩问:“这棵树没有用吗?”李立说:“当然没有用!它能干什么呢?烧柴?做桌椅?盖房子?”肖疙瘩说:“我看有用。我是粗人,说不来有什么用。可它长成这么大,不容易。它要是个娃儿,养它的人不能砍它。这棵树要留下来,一个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个证明。”李立问:“证明什么?”肖疙瘩说::“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李立哈哈笑了:“人定胜天。老天爷开过田吗?没有,人开出来了,养活自己;老天爷炼过铁吗?没有,人炼出来了,造成工具,改造自然。”

⑦肖疙瘩不说话,仍立在树根当中,李立微笑着,招呼我们。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提了刀,走近大树。李立抬起刀,说:“老肖,帮我们把这棵树王砍倒吧。”肖疙瘩一愣,看着李立,似乎有些疑惑,随即平静下来。

⑧李立举起刀,全身拧过去,刀从肩上扬起,寒光一闪,却没有砍下的声响。大家眨一下眼,才发现肖疙瘩一双手早钳住李立的刀,刀离树王只有半尺,李立挣了一下。我心下明白,刀休想再移动半分。李立狂吼一声:“你要干什么?!”浑身扭动起来,刀却生在肖疙瘩手上,肖疙瘩将嘴闭住,脸涨得青亮青亮的,筋在腮上颤动。大家“呀”的一声,纷纷退后静下来。

⑨寂静中忽然有支书的说话声:“肖疙瘩!你疯了!”

⑩大家回头一看,支书远远地过来,队长仍站在原地,下巴垂下来。

⑪支书走近了,指一指刀:“松开!”李立松开刀,退后了半步。肖疙瘩仍捏着刀,不说话,不动,立着。支书说:“肖疙瘩,你够了!”说着伸出手:“把刀给我?”

⑫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

⑬支书走开,又回过身,缓缓地说:“老肖哇,你不是糊涂人,你种你的菜,树你管得了吗?农场的事,国家的事,你管得了吗?老肖,这砍树的手艺,全场你最拿手,要不你怎么落个‘树王’的称呼呢?”肖疙瘩缓缓地松下来,脸上有一道亮亮的痕,喉咙提上去,久久不下来。我们都呆了,眼睛干干地定着。原来护着树根的这个矮小汉子,才是树王!

⑭真树王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手慢慢松开,刀哐当一声落在树根上。余音沿树升上去,正要没有,忽然如哭声一般,十数只鸟箭一样,发一阵喊,飞离大树,鸟儿斜斜地沿山势滑飞下去,静静地又升起来,翅膀纷纷抖动,散乱成一团黑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简要说说肖疙瘩的心理状态。
2.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肖疙瘩缓缓地松下来,脸上有一道亮亮的痕,喉咙提上去,久久不下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章反复写到肖疙瘩身材矮小,请说明这一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树王”的深刻意蕴。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文举:即孔融。②李元礼:即李膺。③清称(chēng):美誉,这里指有声望的人。④伯阳:老子的号,老子姓李,故称之为李元礼的“先人”。⑤仆:我,谦称。⑥奕世:累世,几代。⑦了了:聪敏。⑧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这里指窘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
(2)未若柳絮风起
(3)门者
(4)莫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B.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C.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D.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4.【甲】文谢道韫和【乙】文孔融的言辞,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的形象特点?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首句写春风吹雨,寒意渐生,通过描绘细微的气候变化,创造了一个动态而生动的春天氛围。
B.第二句杨柳飞舞、花朵飘散,表现出大自然衰败凄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哀怨。
C.第三句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客子即指离别的客人,是说从此以后没有什么可恨的了。
D.最后一句以窦家园中莺鸟的歌声作为结尾,这是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
2.这首诗表达了在外游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默写
(1)《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3)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