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起点和终点都在非洲,途径美洲和欧洲,呈顺时针方向运行 | B.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
C.从中获益最多的是西班牙 | D.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
A.在尼罗河驻足,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
B.去两河流域观光,了解楔形文字,领悟海洋文明的魅力 |
C.沿印度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探索佛教的前世和今生 |
D.走过凯旋门,参观罗马竞技场,欣赏古罗马建筑的宏伟 |
A.战争的动机 | B.战争的规模 | C.战争的胜负 | D.战争的后果 |
A.有利因素 | B.发展过程 | C.具体内容 | D.重要地位 |
A.《大宪章》 | B.《权利法案》 | C.《独立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
A.苏联实现工业化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 D.西欧、日本的崛起 |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材料二 你可以把它(战争)比做一场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该参加进去,做最后一击,决定全局的胜利。
——摘自1941年罗斯福的一次演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历时 | 参战国 | 卷入人口 | 死亡人数 | |
一战 | 4年多 | 30多个 | 约15亿 | 1000余万 |
二战 | 6年多 | 60多个 | 约20亿 | 5000余万 |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危害。材料四:习近平指出,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我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中国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
——2023年4月26日《习近平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的核心立场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制度之变】
材料一“在欧洲,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它们都通过革命颁布了法律文献,确立了新的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趋势,并以强有力的姿态展露在世界的前面。” ——《全球通史》 |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
【科技之变】
下表: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兴起时间 | 18世纪六十年代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主要标志 | A | 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 |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进入时代 | 蒸汽时代 | B | 信息时代 |
【格局之变】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的大国必然回应这种威胁。
材料三 北约永远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美国与北约的行为加剧了局部冲突,破坏了世界和平。
——2022年4月《人民日报》
(3)材料三中提到的“北约”是哪一世界格局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