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
试题搜索
小学
初中
高中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道德与法治
历史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信息技术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限于篇幅仅展示
1000
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当前,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已被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5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
AO
1
=24cm,
O
1
B
=18cm,
CO
2
=5cm,桶盖
DO
2
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
D
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
BC
处于竖直状态。
(1)由图乙可知,
AO
1
B
为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
A
处的压力至少为多大___________?(g取10N/kg)
(3)若将桶盖翻开30°,桶盖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置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_____
(写化学式);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_____
(填字母)。
A.硫酸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钡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
1
、S
2
都断开,滑片P从
b
端滑到某一位置
c
时(图中未标出),滑动变阻器
R
的电阻减小了6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
1
、S
2
,电流表示数又变化了1.5A,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的电阻为2Ω
B.电源电压为9V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2Ω
D.当S
1
、S
2
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为20W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竹生长快,适应性强,又有广泛的用途,更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1)竹子的茎直立且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与竹子细胞中的
___________
(填细胞结构)有关。
(2)竹可以采用移鞭繁殖,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埋于土下10~15厘米,一段时间后可长出新竹,该生殖方式属于
___________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为研究氮肥施加量对竹材产量的影响,科学家选取三块土壤、朝向和种类等条件相同的竹林,分别施加不同量的同种氮肥,测出竹材产量。实验连续进行三年,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在实际生产中,施加氮肥最合理的量为
___________
千克/米
2
。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 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 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 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 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 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 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 并标出所选物质。
______________
(3)验证猜想三: 进一步实验……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外出接触,社区服务人员用无人机给居家隔离人员送货。如图是一架自重5kg(含货篮)的对称臂(翼)无人机,其最大载重10kg。超市给小柯家送来10kg大米和5kg面粉,需要通过这架无人机送到10楼的小柯家(高30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人机上升时的动力来自空气
B.无人机满载后匀速上升时,每一臂(翼)对空气的推力为25牛
C.把全部货物送到10楼小丽家,无人机至少需要做功约为6000焦
D.无人机带着货物匀速上升过程中,无人机及货物机械能一直增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一烧杯中盛有CaCl
2
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
2
CO
3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
2
CO
3
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其中出现冒气泡的是
______
(填“PA”或“AB”)段。
(2)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
______
(3)原溶液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______
(4)当滴入Na
2
CO
3
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夏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图甲是其中几个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滴的是
________
。
(2)当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物像时,是由于图甲中步骤
________
(选填序号)操作不当。
(3)步骤④染色的目的是
________
(选填“便于观察”或“为了美观”)。
(4)如图丙所示为小夏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其中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
(选填序号)。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由硫酸铁和某可溶性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无明显变化,再加入4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沉淀充分加热,得到红棕色粉末1.6g;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该溶质7.1g。(提示:
)
(1)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原混合物中可溶性钠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
。
(3)原混合物中可溶性钠盐的质量为
______
。
(4)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_
?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氯化氢)。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____
g。
(2)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____
g。
(3)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
____
。
(4)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