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居安思危 | B.义无反顾 | C.承前启后 | D.继往开来 |
夜书所见
叶绍翁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②,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什么是失眠?简单来说,失眠就是睡眠质量差,患者可能会存在入睡困难、容易惊醒以及早醒多梦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彻夜不眠,睡眠时间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证。而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引起心烦意乱和疲乏无力这类症状,还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涣散,诱发一些身心性疾病。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睡眠障碍,即睡眠—觉醒时相延迟,它属于慢性睡眠紊乱的一种,是指睡眠觉醒时间通常推迟2小时及以上。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睡得晚起得晚。
②据了解,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病因与遗传、环境、生活规律及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这样的睡眠障碍一般做法是调整日常作息及睡眠时间,采用传统的时间疗法,逐步提前入睡时间,直至睡眠和觉醒时间与社会作息时间一致。而针对喜欢熬夜的人群,可定时服用褪黑素。建议在习惯性入睡时间前5-6小时服用褪黑素。短期内服用小剂量见效较快且安全。但过量或长期服用会产生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①根据有关报道,近10年来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而这与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增加密切相关。医学研究发现,睡前观看2-5小时蓝光屏幕会降低褪黑素的合成与分泌,阻碍褪黑素水平的升高,使睡眠时间推后,睡眠变浅。
②白天日光强烈,日光中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人就会觉得清醒;而到了夜晚,蓝光减少,有助于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促进睡眠。然而,如果经常在夜晚玩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从而影响入睡。通常褪黑素每天不是保持一个均值,具体变化如下图:
临床上,要诊断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并不难,一般情况下,当符合以下2个条件时,通常就可以诊断可能存在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
①难以在期望的时间入睡和觉醒,通常推迟2小时及以上。典型表现是在没有工作等限制情况下,患者在凌晨2-6点仍无睡意,而在日间10-13点前难以醒来;
②每天入睡—觉醒时间基本一致;
③若按患者自身意愿作息,睡眠—觉醒时间虽推迟,但相对稳定,可保持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睡眠时间及质量正常;
④患者早睡早起的努力通常失败,结局基本是晚睡晚醒。
不过,要想进一步确诊,一般还需要做多导睡眠监测、配戴体动记录,同时结合睡眠日记中记录的参数进行综合评估。
1.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A.失眠和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共同点是患者都存在入睡困难,且容易早醒的情况。 |
B.使用褪黑素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见效快且安全,可以长期服用。 |
C.褪黑素的分泌每天不是保持一个均值,在夜晚来临时开始分泌,在半夜达到顶峰,在早晨下降。 |
D.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主要是看患者在凌晨2-6点是否有睡意和在日间10-13点前是否难以醒来。 |
小赵是一名初中生,寒假开启了打游戏的“疯狂”模式,几乎整天都窝在房间抱着平板电脑打游戏。临近开学,小赵想调整作息,恢复假期前的状态,但此时他却发现自己夜间入睡变得很困难,每天几乎凌晨三四点还睡意全无,干脆继续玩平板游戏。谁知第二天又成了早起“困难户”,上午11点多还难以睡醒,天天如是。他决定设定一连串晨起的闹钟,但还是晚起床,起床后总是感觉很疲惫。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 | 要求: ①主要信息完整、准确、有效; ②语言简明,说明顺序合理; ③不超过80字。 |
“守常”,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管子》就曾用“故法而守常”,强调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规律。如今,我们也要守学习之常,守工作之常,守为人处世之常,守优秀传统文化之常,守理想信念之常……
城市里的蘑菇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一天,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阵裹着孢子的风,吹到城里路边的花坛里,于是几簇蘑菇就在这里发了芽。没有人发现这事,除了小工马可瓦尔多,他每天早上正是在那里乘电车。
②这个马可瓦尔多,有一双不是很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标识牌,红绿灯,陈列柜,宽虹灯,宣传画,他看这些东西就好似扫过沙漠里的沙子。然而,树枝上一片发黄的树叶,纠缠在瓦片上的一根羽毛,却从来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没有一只马背上的牛虻,没有一个桌上的蛀虫洞,没有一块人行道上被碾扁的无花果皮,是不会被他注意到的,通过它们,可以发现季节的变化,理解自己灵魂中的愿望,体会对自身存在的痛苦。
③于是一天早上,当他等着电车把自己带到那个他做体力活的公司去时,在站牌附近,他找到了什么不同一般的东西,是蘑菇,真正的蘑菇,它们正从城市的中心冒出头来!马可瓦尔多觉得,那个曾包围着他的灰色吝啬世界陡然变得慷慨起来,满是秘密的财富,除了以钟点计算的合同薪全外,除了工资补贴外,除了家庭津贴费外,还可以从生活中指望点别的什么东西了。
④“只要一夜雨水,”他自言自语道,“就已经可以收获了。”他等不及要把这个发现告诉妻子和孩子们。
⑤“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在寒酸的午饭饭桌上,他这样宣布道,“一个星期内,我们就可以吃上蘑菇啦!一盘炸蘑菇!我跟你们保证!”
⑥“那,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们问道。“告诉我们它们长在哪里!”
⑦对于那个问题,马可瓦尔多的热情一下子被一种多疑的考虑给制止住了:“如果现在我跟他们说在什么地方,他们肯定会和平常一起玩的那些小调皮一块去找蘑菇,这样,整个街区就会到处散布这消息了,而蘑菇最后就会落到别人家的长柄平底锅里了!”这样,那个曾迅速用大爱来充盈他心灵的发现,现在却使他对占有蘑菇狂热起来,使他被嫉妒和怀疑的担心包得严严实实。
⑧第二天早上,他走近车站时,是满心的焦虑,他蹲在花坛边,看到蘑菇长大了一点,但不是很多,几乎还完全藏在泥土地下,心里颇为宽慰。
⑨他这么蹲着,甚至都没发现背后有人,他突然站起身,尽力摆出一幅冷漠的神情,有个清洁工,撑着扫帚,在看他。
⑩这个在他管辖区里长着蘑菇的清洁工,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瘦高个,他叫阿马蒂吉,马可瓦尔多看不惯他已有一段时日了,也许那些戴眼镜的总是让他心生厌烦,他们总是盯着沥青路,要清扫掉一切自然的痕迹。
⑪这是个星期六,马可瓦尔多闲下大半天的时间,装出心不在焉的模样,在花坛附近转悠,远远地监视着清洁工和蘑菇,同时算计着还需要多长时间蘑菇能长好。
⑫晚上下雨了:就像农民们在数月的干旱后,单听见几滴雨声,就能从睡梦中醒过来,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这样,马可瓦尔多,整座城里唯一一个倏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呼唤着家人,“是雨,是雨,”他努力呼吸着从外头传进来的湿尘味和新鲜霉味。
⑬拂晓时,也就是星期日,他和孩子们一起,拎着个借来的小篮子,赶紧跑到花坛边。蘑菇出来了,直直地挺在菇柄上,菇盖高耸在泥土外,还浸着雨水。“太好啦!”他们扑过去采起了蘑菇。
⑭“爸爸!你看那边那个先生捡了多少蘑菇啊!”米凯利诺说,父亲抬起头,看见阿玛蒂吉正站在他们旁边,胳膊下也挽了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蘑菇。
⑮“啊,您也来采蘑菇?”清洁工说。“那就说明这蘑菇没问题可以吃了?我摘了一些,但不是很有把握……路的那头,还生出来一些更大的蘑菇……好了,现在我知道可以吃了,我得去通知我的亲戚,他们还在那里讨论是该采摘呢,还是该丢掉别管……”然后就大步走开了。
⑯马可瓦尔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他没发现的更大的蘑菇,一场从没希冀过的收获,就这样在他鼻子底下给夺走了。他几乎是被忿恨,被暴怒气僵在那里,好一会不得动弹,然后——就像不时会发生的那样——那种个人激情崩溃转变成一种慷慨的冲动:“嘿,你们大家!今天晚上你们想来一盘炸蘑菇吗?”他冲着簇拥在电车站里的人群吼道,“在这条路上长出了好些蘑菇!你们跟我来!每人都有份!”于是他就跟在阿玛蒂吉后面,而他自己已是被一大群胳膊上挂着雨伞的人尾随着,因为天气还很湿润,阴晴不定。
⑰所有的人都找着了蘑菇,因为没有篮子,他们就把伞打开来装。有人说:“如果大家中午能一起吃个饭,该多好啊!”然而每个人都是捡了自己的蘑菇,就奔回自己家了。
⑱但他们很快就又见面了,甚至就是当天晚上,就在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洗了胃后,大家都被从中毒中拯救出来,不是很严重,因为每个人吃掉的蘑菇量称相当有限。
⑲马可瓦尔多和阿玛蒂吉的病床挨得很近,他们是怒目相视。
选自《马可瓦尔多》(有删减)
链接材料: 本文选自卡尔维诺的短稿小说集《马克瓦尔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整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都处在一个大转折点上。意大利作为二战的战败国,经历种种磨难,各个方面都还处于低谷,正在慢慢复苏。 |
秒先生
①谁也不知道时间家族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他们无声无息地穿梭在每一个早晨、黄昏、夜晚。
②在时间家族中,秒先生最不引人注目,他转瞬即逝,人们常常忽略他的存在。没办法。他实在太小了。不过田径比赛时,人们分秒必争,就会发现“秒”的重要。因此,秒先生经常跑到赛场上去,在那里感受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他还经常跑到红绿灯上。他喜欢人们仰望他,一秒一秒等着他的样子。不过,绿灯亮后,人们又匆匆奔赴下一站,再也不会记起他。
③如何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 秒先生跑到了城楼的高塔上。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秒先生终于又被人们注意到了。人们虔诚地聆听秒先生的脚步声,并一起大声数出最后的秒数:“10,9,8,7……”来迎接新的一年,但当新的一年到来,人们又不再关注秒先生了。
④秒先生无论如何努力,人们都很少在意他,更不会为一秒的流逝感到不安。一个男孩从秒先生身边跑过,朝他嚷道:“你太小啦,谁也不会在意你!”
⑤秒先生很难过,警告他说:“可是;你的一生大概是由25亿秒组成的!”男孩嘻嘻哈哈地跑开了,回头朝他做了一个鬼脸。[甲]
⑥秒先生叹了一口气,既然大家都不在乎他,那就干脆到无人的地方去吧。他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来到一个山洞。白色的钟乳石一根根倒挂,石壁上的水一滴滴落下。他静静地看着那些水珠——它们从诞生到降落正好是一秒钟的时间。他从一滴水珠跑向另一滴水珠,每一秒都是水珠一生的路程。秒先生就在石洞里一直待着,迎接一滴一滴水珠,又送走一滴一滴水珠。
⑦有一天,秒先生惊讶地发现,石壁上长出了一根新的钟乳石,而地上的一块石头被水珠击穿了。啊,这一秒一秒,可以水滴成石,也可以水滴石穿啊。
⑧秒先生无限感慨,走出了石洞。阳光重新照在他身上,他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自己隐藏的力量。他不再刻意追求人们的关注,也不再刻意展示自己,而是静静地前行。
⑨那个曾经跑过秒先生身边、无视秒先生存在的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老翁。他经历了人生的苦乐,匆匆走过了一生。现在,他躺在病床上,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拉住了秒先生的手,悲伤地说:“原来你一直在这里,我却忽视了你。 你说得没错,人生是以秒计算的,而我却用了‘年’。我忽略了太多细节和过程,浪费了太多时间,我的人生过得太快太草率了啊!请再多给我一些‘秒’吧!”[乙]
⑩秒先生很难过,但他无法为任何人停留,他继续滴嗒着,声音那么细。他想起了他守护过的那些小水珠,一滴一滴,每一滴都是一生,那么明亮。
(作者:龙向梅)
1.填写下面鱼骨图,梳理童话中秒先生的做法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