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图1为丝绸之路简图,图2为河西走廊示意图。运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的选择——“丝路”注定必经之地
文化的瑰宝——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A.其位于绿洲之上,农业历史悠久 | B.降水十分丰富,适于城市发展 |
C.境内有一批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 | D.扼守走廊西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 |
宜居的走廊一一环境与能源的发展
在河西走廊丰美的绿洲附近有着广袤的戈壁,当地俗语“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反映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位于河西走廊上的玉门以“风”“光”为核心,积极发展能源生产,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打造宜居的走廊。
A.在戈壁与绿洲交界处兴建防护林 | B.在绿洲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
C.在戈壁大量开垦耕地种植水稻 | D.将居住在绿洲上的人迁入戈壁 |
北京中学生王欣观察到其房间内窗影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图是他绘制的冬至日正午时窗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在当天下午向东移动,这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 |
B.在当天下午向北移动,这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 |
C.两个月后正午时的位置偏南了,这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 |
D.两个月后正午时的位置偏北了,这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 |
A.八月十五云遮月的现象 | B.学习时偶尔需关窗防空气污染 |
C.今年的供暖时间提前了 | D.小区内的桃花在每年初春开放 |
大运河自申遗成功以来, 在北京段的遗产点已经增至40 处。其中什刹海河段集运河故道、古桥、水闸等多类型遗迹于一体。北京市西城区某校同学围绕什刹海水域(图1) 开展“行走运河” 的地理考察活动。图2 是学生拍摄的鼓楼照片。
A.中国水系图 | B.北京市地形图 |
C.北京市区交通图 | D.什刹海地区旅游图 |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⑤⑧ |
C.①④⑤⑥ | D.①④⑥⑦ |
A.积水潭 | B.平安里 | C.什刹海 | D.北海北 |
徽派建筑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及浙江等地。徽派建筑一般随坡就势而建,外墙高大密实,多采用白墙灰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多风沙天气,建筑外墙高大密实 | B.降水稀少,建筑大多以平顶为主 |
C.以丘陵为主,建筑多随坡就势而建 | D.气候寒冷,白墙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
A.牦牛是当地特色优良畜种 | B.可大面积栽种椰子林 |
C.水源限制了该区农业发展 | D.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A.建筑陈旧,缺乏现代气息,应该拆除 | B.为避免遭到破坏,全部封闭禁止参观 |
C.可以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 D.是旧社会的遗留建筑,没有艺术价值 |
【材料一】
2022年全国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及占比
长江流域 | 黄河流域 | 淮河流域 | 海河流域 | 珠江流域 | 松辽流域 | 太湖流域 | 西南诸河流域 | |
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 179.11 | 79.47 | 27 | 32.14 | 44.14 | 124.32 | 3.72 | 85.36 |
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 | 33.7 | 26.27 | 2.05 | 6.68 | 7.99 | 26.81 | 0.08 | 12.37 |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 18.81% | 33.05% | 7.60% | 20.78% | 18.10% | 21.56% | 2.15% | 14.49% |
长期以来,黄河水沙关系复杂,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水利部政法司司长于珙洋曾指出,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保护治理的最大症结。
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35亿立方米,不足长江的7%: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是长江的3倍,多年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干流最高含沙量920公斤每立方米,输沙量和含沙董均为世界之最。
目前,对木来黄河入河泥沙量预测,各方专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有的认为未来黄河泥沙量将维持在3亿吨左右甚至更少,有的却认为还将保持在8亿吨的水平。
黄河一直“体弱多病”,以占全国不足2%的水资源量,承载了15%耕地和12%人口,为沿黄400多个城市提供水源保障,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在全国十个一级水资源分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仅高于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现状用水已远超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摘编自《保护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2023.3.22《科技日报》)
【材料二】
最近两年多来,我国相继出台两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和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制定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是解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需要,是回应社会关切的需要。
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已经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长江保护法施行以来,长江流域各地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依法治江、护江、兴江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撰写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黄河保护法把握黄河流域特点,紧紧抓住黄河保护主要矛盾问题,充分总结黄河保护工作经验,法律规定全面具体,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摘编自《流域法律相继出台“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2023.3.22“新华网”)
【材料三】
近些年,政府负责生态环境管理的主体单位持续推进和更新多项关于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政策以及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域市加入到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行列当中,结合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都引入其中,意在探索出一条更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再生水循环利用之路。
经过再生处理的水和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用肉眼基本上是无法分辨的,再生水与日常使用的自然水相比,具备“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的特持征,再生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以及要求来进行处理,在保证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同时,对水资源整体配置结构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此外,再生水可以安全有效使用,不仅具备水量稳定、水质可控的优势,而且可就地使用,利用率很高。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是目前水资源领域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当前可以有效破解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摘编自《探索“双碳”背景下再生水循环利用策略》,2023.4.6《光明日报》)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南水北调、引洮工程、引江济淮……一个个重大引调水工程,火大缓解了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滋养了沿线的百姓生活,推进了当地的发展。从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到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从长江三峡大坝到淮河王家坝闸,总书记多次考察国家水网重点水利工程。他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摘编自《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23.4.13“新华网”)
1.阅读【材料一】,说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困难。A.黄河流域的土地总面积远远小于长江流域,且黄河的径流量也只有长江的7%,但是黄河的含沙量高于长江。 |
B.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该保护法施行后,治江、护江、兴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相关部门走好了长江流域保护与发展的相得益彰之路。 |
C.再生水做到了和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完全一样,并且再生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以及要求来进行处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只有重视引调水工程,才能解决我国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才能保障民生,推进经济发展。 |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类别 年级 | 课外阅读的内容 | 人均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 ||
文学名著 | 科普读物 | 中外故事 | ||
七年级 | 35% | 19% | 46% | 8.5小时/周 |
八年级 | 45% | 21% | 26% | 6.2小时/周 |
九年级 | 61% | 25% | 13% | 2.2小时/周 |
一棵丝瓜爬上楼
陈晓辉
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一栋楼里邻居们的名字,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这在现如今是很正常的事,但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有多少亲戚来庆祝……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有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啥……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
我们住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啥,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不会生气?
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
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就爬上去把它掐掉,迫使它只在我家的墙壁范围内生长。每次掐顶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残忍,高处的阳光那么强烈明亮,那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
有几天工作很忙,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
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敦睦友邻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
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小东西:“你们种的丝瓜,结了七八根呢,我们炒了几根,这是给你们留的。”见对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我才放下心来。还没说话,母亲已经热情地唠叨开了:“丝瓜熬汤也很好喝,以前我们农村媳妇坐月子,从河里抓几条鲫鱼,摘几根小丝瓜,喝了奶水足得很呢!”
“是呀,丝瓜可是个好东西。嫩了能吃,老了可以刷锅,我家闺女这几天还对着丝瓜画画!”眼见母亲与对方的会谈亲切友好,我才放下心来。
从此我们与二楼的关系熟络起来,不但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还会约着去散步。这样的转变我始料未及,丝瓜却俨然以外交功臣自居,生长得越发骄傲起来。不仅二楼,又开始往三楼攀爬,我又开始新的惴惴不安。但是有一天,有个人在楼下跟我说,他是三楼的,请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让我们也沾点儿光哈。”
现在,丝瓜已经爬到了四楼。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但见面热乎乎地说话,三楼的大姐姐给二楼的小弟弟辅导作业,四楼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相约去买菜。前几天,母亲神秘地告诉我:“二楼张阿姨的外甥女来摘了一朵丝瓜花,被四楼的小刘看见,小刘托我做媒呢!”
1.文章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表格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补充情节和表明作者在母亲种下丝瓜后的内心情感变化。情节 | 作者心理 |
丝瓜开始生长 | ① |
② | 惴惴不安 |
三楼的住户要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 | 轻松放心 |
住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 ③ |
【建立模型】(1)如图,点
是线段
上的一点,
,
,
,垂足分别为
,
,
,
.求证:
;
【类比迁移】(2)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
得到
、直线
交
轴于点
.
①求点的坐标;
②求直线的解析式;
【拓展延伸】(3)如图,抛物线
与
轴交于
,
两点
点
在点
的左侧
,与
轴交于
点,已知点
,
,连接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若存在,求出点
的横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