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B.开始改变落后面貌 |
C.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 D.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 B.战略反攻开始前 | C.三大战役进行中 | D.渡江战役结束后 |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 B.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
C.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
唐 | 北宋 | 明 | 清 | |
河北 | 13 | 1 | 2 | 3 |
浙江 | 3 | 3 | 20 | 20 |
A.科举的影响力遍及中国南北 | B.江南经济发展促进文教兴盛 |
C.北方地区经济地位急剧衰退 | D.政治重心往南转移趋势明显 |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 | B.均田免赋,发放钱粮 |
C.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 D.攻占北京,北拒满洲 |
皇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献帝 |
即位年龄 | 10 | 1 | 13 | 11 | 2 | 8 | 15 | 12 | 14 | 9 |
寿命(岁) | 27 | 2 | 31 | 30 | 3 | 9 | 36 | 34 | 14 | 54 |
A.黄巾起义 | B.州牧割据 |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D.太平道的创立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C.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 D.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A.珍妮机的发明 | B.蒸汽机的改进 |
C.内燃机的发明 | D.电力广泛应用 |
A.时间相对较短 | B.过程相对曲折 | C.始终内战不休 | D.复辟时间较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