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班级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请你从以下两位诗人中任选一位,创造性运用诗人常用的意象,创作诗句。
示例:

致李白

致艾青

致泰戈尔
致李白
我追随李白的身影
携着用月光酿成的酒
佩着长剑
在整个盛唐的热情里泛舟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级开展古诗文连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连读任务。
【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乙】

湖心亭看雪

张贷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丙】

西湖七月半(节选)

张岱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速:催促。③舣舟:将船靠岸。④颒(huì)面:洗脸。
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2.解释下列加点字。
文言词句参考方法解释
之浅斟低唱者出课内外迁移:寻向所志
②列岸上根据语境推断
③以故二以前查阅词典:①一种打击乐器;②击鼓;③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④振动;⑤鼓起,突起(填序号即可) ⑶
见篙击篙课内外迁移:百废新 同“俱”,全、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4.下面对【甲】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摩”二字极为精当,使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雄壮,而且有生气。
B.黄河仿佛夹着怒气,华山直刺苍穹,写二者是为了引出第三句,表达诗人心中满满的希望。
C.第三句译为宋朝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在金政权的风沙里,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失望。
D.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是想引起南宋统治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失地之志。
5.【乙】文中,舟子语“痴”,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志趣,其实【甲】诗与【丙】文也体现出一种“痴”,请结合句中加点字,谈谈你对这三种“痴”的理解。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一年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
(3)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饮。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人说:看小说的意义是“让灵魂附在另一个骨架里,去感受另一个人生。”以下是小文的阅读积累笔记,请帮小文选择一部小说,并根据示例完成表格任务。
书名作者(编者)人物故事另一个人生
示例《三国演义》罗贯中刘备三顾茅庐屡败屡战,不改兴复大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终三分天下,开创蜀汉基业。
任务
①《水浒传》(白话小说)
②《世说新语》(志人小说)
③《聊斋志异》(志怪小说)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文要用积累的中国古典诗词来解读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请你帮助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项。
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A.君子当坚韧顽强    B.君子当积极求进    C.君子当自信执著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级进行议论文专题研究,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材料一】

在我们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在选取好材料后,如何处理好材料呢?

1、学会使用多个材料

①尽可能多用事例材料,使论据丰富,说服力更强。【甲】

②论据丰富,不等于只求数量,不等于机械罗列,也要注意多角度搭配。材料的角度不雷同,例如从古今中外角度组合论据,可以增加思想厚度和文化积淀;【乙】从正反角度组合论据,可以使论据更有思辨性,从而增加说服力。【丙】

③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可以生动多样,可以运用比喻修辞,增加文采;对于有相同点的材料,可以浓缩,并放在一起,构成排比。【丁】

2、学会处理同一材料

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灵活处理。一般来说,材料需要精心剪辑取舍,扣住论点的关键内容进行表述,使材料与观点高度统一。

3、学会点例详例搭配

议论文论据最好是详略搭配,不要平分笔墨。能充分论证观点的论据,有新意的论据,很有代表性的论据就应该详写(详例);大家熟悉的、不够典型的论据就可以略写,或者把多个熟悉的材料压缩在一起(点例)。


【材料二】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学生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很多学生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学生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笑声)所以,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

但是,大家也都道,还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是只能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掌声)

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学生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那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蜗牛的精神。我们可以不断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所以,人的进步是一辈子的事情。

(节选自俞敏洪北大演讲《把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有删改)


【注释】①内蒙古文科高考状元,北大艺术团团长,留校任教,后成为新东方合伙人。
1.请根据【材料一】提炼“议论文材料应用秘钥”,补全思维导图。

2.下面语句在排版的时候漏掉了,请你根据上下文判断,它放在【材料一】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一处最为合适,并阐述理由。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材料二】运用了【材料一】中的“议论文如何处理材料”秘钥,请你选择其中2个秘钥,结合【材料二】内容说明。
4.【材料一】中的“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没有具体范例,请你阅读【小贴士】,将【链接材料】剪辑取舍,使它能分别阐述下面两个观点。
小贴士:议论文主体段落一般运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叙例部分是概述,需简明扼要地把事实摆清楚,一般表达如下:事件的核心要素+分析、议论、评价(扣关键词或观点)。
(1)只要拥有一技之长,技校生也能奔向星辰大海。
(2)任何成功,都离不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链接材料】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对接成功,其对接机构的装调出自王曙群的团队。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100-1=0,毕业第一天,他就明白航天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才能保证每一项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他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从业30多年,他努力钻研,好比一颗螺丝钉,扎根在航天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带领着一群匠人打造国之重器。

(摘自《新闻晨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级要开展《朝花夕拾》之“儿童教育观”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交流开场】作为此次交流会的主持人,请你先选出合适的篇目代号,填在相应横线上,补充完成主持人的开场词。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部特别值得阅读的著作。在书中,有分析“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孝道故事的,有记叙自己背诵《鉴略》故事的,有在“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询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而不得解的。它们都涉及到了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里的儿童教育世界。


A.《五猖会》       B.《二十四孝图》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果分享】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通过记叙故事等阐释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请结合整本书阅读内容,谈谈你对书中鲁迅先生儿童教育观的认识。
(3)【阅读交流】请就鲁迅《朝花夕拾》中儿童教育观在今天的借鉴价值谈谈你的阅读体验和看法。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十九世孙,“建安七子”之一。是汉末名士、文学家。后因多次反对曹操,被借故杀害。②洛;洛阳。③元礼:李膺。东汉名士。④可隶校尉:官名。⑤府君:太守称府君。⑥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老子。相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⑦奕世,累世,代代,一代接一代。⑧陈韪(wěi):朝中掌论议的官员。⑨了了,聪明伶俐。⑩踧踖(cù jí):坐立不安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通,前坐   ______;②元礼及宾客莫不   ______
③人以其语之   ______:④人以其语   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君”“家君”分别为对对方和自己的敬称和谦称。请从【甲】文段中分别找出“敬称”“谦称”一例。
敬称:______:谦称:______
(3)【甲】文段写孔文举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他______
(4)【乙】文段中“待君久不至”中的“待君”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5)【乙】文中元方因其父“客”的“无信”“无礼”而反驳对方,让对方“惭而引之”。请分析【甲】文段中孔文举是如何讽刺陈韪的。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志南和尚《绝句》)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观沧海》里暗含诗人曹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里王湾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象征,写海日将驱尽黑暗、江春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鼓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子规、叫着“不如归去”的杨花,即含有飘零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能融情于景,景中见情。
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惋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明月变成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愿意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想象惊人,笔势灵动。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大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灯的发明得益于我们对白天上瘾。

在白天,一切令人放心,因为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角落,我们利用看到的形象对这个世界形成某种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悖论的正反两面,要看到某些东西,我们得借助黑暗而不是光。

(摘自《青年文学看见·赵彦》)


①也有一些东西,在再亮的光下我们也看不到,比如眼皮的反面、天空的上面、湖水的背面、纸的里面。我们也看不到光本身
②看到战争,看到生气,看到伤心,看到愤怒
③看到爱,看到不爱,看到忠诚,看到背叛
④在光线下,我们能看到城市,看到乡村,看到河流,看到人群,看到树,看到花,看到花蕊,看到花蕊上的蜜蜂
A.④①③②B.③②④①C.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