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延伸出来的汉字
乔忠延
①世人如此厚爱兔子,自然因为兔子行动敏捷,乖巧温顺,进而将之视为祥瑞和睦的象征。若不是还有个头大、性温和的羊,造字的先祖或许会以兔为原形勾画“美”字。不过兔子虽然与“美”字擦肩而过,先祖也以兔延伸出两个汉字。一个是“逸”字,《说文解字》谓之“善逃”。“善逃”是兔子的行为特征。生来善良温顺,不能踢,不能咬,遇到强敌只有一条活路——逃。兔子一是跑得快,时速可达56千米以上;二是跳得远,一跃就在五六米开外。我们村外到处是良田,茂密的庄稼地是兔子隐身的最好帷帐。每逢收获时节,兔子的境遇可就惨了,麦子割倒便失去了家园,只好惊慌失措蹿跳出来。有人看见马上撒腿追赶,论速度没有一个人能跑过兔子,可满地是人,后边追,前面堵,要逃命真不容易。此时兔子逃命的法宝不再是跑,而是跳。田间多河汊,河汊都有三米多宽,兔子一跃而过,追赶的人却跳不过去,只能望河兴叹。兔子逃走了,逃远了,再没有性命之虞,才能安闲着喘口气。这便是“逸”字的完整含义:逃跑和休息。所以,便派生出逃逸、奔逸、游逸、安逸、隐逸等词语。
②再一个是“冤”字。把兔子关在窝棚里就是“冤”,还真是不用申诉辩护,而是一目了然的冤枉。兔子善良得不能再善良了,不会伤害任何动物,连昆虫都不伤害。别的动物都欺软怕硬,遇到天敌战战兢兢,若是遇到弱者,马上面目可憎。兔子则始终如一,怕硬而不欺软,强时而不凌弱。把兔子关起来就是制造新的冤案!一个“冤”字,写出了世人对兔子和弱者的万般爱怜。
③兔子还延伸出个“菟”字。“菟”字,可以与菟丝子和于菟联姻。菟丝子是寄生草,软弱无骨,缠绕在别的植物上汲取营养,损人利己。不过,“于菟”这词倒是能弥补兔子的损失。你道这于菟是何物?是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怪不得闹红火时,老虎甘当兔儿爷的坐骑。
④据说,大名鼎鼎的后稷名字叫“弃”,是因为其母亲姜嫖野游踩中巨人脚印而孕生,家人不愿养育这个来路诡异的孩子便抛弃到山野。时过数日,孩子没死,是缘于一只老虎喂养他,呵护他。老虎具有了兔子善良温和的性情,就博得个好名:于菟。当然,这只是我“望文生义”,由“兔”——“菟”字而展开的联想。
来源:《光明日报•漫谈中国文化里的兔》
1.下面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厚爱兔子是因为兔子行动敏捷,乖巧温顺,将之视为祥瑞和睦的象征。 |
B.兔子因为个头比羊小,所以造字的先祖便没有以兔为原形勾画“美”字。 |
C.以“兔”字衍生出来的“冤”字,写出了世人对兔子和弱者的万般爱怜。 |
D.“逸”字派生出逃逸等词语,源于兔子逃走没有性命之虞而安闲着喘气的情状。 |
“古代诗词中的‘兔’形象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 |
(1) | 拟定“古代诗词中的‘兔’形象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
(2) | ① |
(3) | 组织同学聆听湖北工程学院李教授作“古代诗词中的‘兔’形象”的报告 |
(4) | ② |
收蜂
傅菲
①大茅山之巅,五峰连绵,形似笔架,山麓古树参天,是山蜂安居之所。安顺每年冬季上结猪岭和笔架山刮山蜂蜜,从三月挂蜂房,他便盼着刮蜜的日子。
②第一年上笔架山刮蜜,他到了山顶,才知道积雪未化。白雪皑皑,雪重重地压在树冠上。山巅之下,森林苍莽。冬日高悬,阳光凛冽。在高空之下,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矮小,小如一棵珍珠楠。他察看了一下,十二箱蜂房有三箱收来了山蜂。蜂房是一个圆水桶,由底桶、继桶、桶帽(盖)组成,是他自己箍的。他打开干桶帽,抱出继桶,看见数千只山蜂在蠕动,他惊讶了。大雪之下,山蜂在顽强地活着,在暖暖的蜂房里冬眠。他抽出底桶,开始刮蜜。蜜封冻着,奶酪一般,白如麦芽糖浆。
③刮一箱蜜,用了他半个多小时。他把底桶套回去,看见桶底的一窝蜂蛹已被冻死了。安顺掏了蜂蛹,不再刮蜜了,他心疼那一坨坨的蜂蛹。
④山区有职业掏蜂蛹的人,不分季节,四处找马蜂、胡蜂的蜂窝。一个大的蜂窝,可以掏出二十多斤蜂蛹。蜂蛹以猪肉价的八倍,卖给餐馆。掏蜂窝,晚上去树林里,戴着大头夜灯,用床单包住蜂窝,摘下来,放在热热的大锅里滚。三滚五滚之后,蜂被活活烫死。掏蜂蛹的人捉着蜂窝,往冷锅里抖,蜂和蛹一起抖下来。
⑤安顺从不掏蜂窝,也不掏蜂蛹。作为一个收蜂人,他知道蜂的珍贵。他选择天暖的冬日刮蜜,这样蛹不会冻死。收山蜂一年,一箱可刮十二斤蜜,他刮八斤下山,蜂房里留三斤,桶帽涂一斤。他给蜂留下足够的过冬口粮。
⑥他对蜂舞声很敏感。他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或打瞌睡,耳朵像绽开的鸡冠花。蜂舞声是一种奇妙的声音,“嗡嗡嗡”,像森林轻音乐,万物和谐宁静。蜂箱有了第一只黄蜂,有了第一批蜂,有了家族,有了成千上万只蜂。要死掉无数只蜂,蜂才有大家族。昆虫生命短暂,蜂也无法脱离这个法则。大自然安排了世界的一切秩序,万物才得以相生、相融。大自然让有翅膀的、有长途奔袭体力的物种迁徙,让有根须的物种安营扎寨迎接枯荣,让有鳍的、浮游的物种随波逐流。它们彼此竞生彼此谦让,以独特的面貌、姿态、个性存活于大千世界。
⑦在大茅山,他放了六十多个蜂房,但大多是空箱,没收到野蜂。蜂在树桠、在树洞、在石缝、在农家瓦檐筑巢,或大如筐箩,或小如囊袋。在山坞,尤其在岩石峰嶙峋的向阳处,我时常看到蜂箱。我看过一处悬崖壁下,悬着八个蜂箱。在一栋旧屋,檐廊并列挂了六个蜂箱,但无蜂进出,蜂箱落满了灰尘,蜂孔都被堵塞了。蜂门沿板上,有几只死蜂,如一粒粒豆豉。蜂视高贵、洁净为生命,不会在肮脏的地方营巢。只有高贵、洁净的生命,才可以酿出存放千年而不变质的蜜。
⑧安顺不养家蜂,只收野蜂,由蜂自己安养生息。他要刮天然的蜂蜜,纯正的蜂蜜。有一年上山刮蜜,下山时,天突然下蒙蒙雨,野路溜滑,他踩在一块滑石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当时,如果他扔掉手上的蜜桶,双手抱住树,就不会滑下岩石。但他舍不得那一桶蜜,数万只蜂一年的辛劳,全在这里。
⑨野蜂活动无定所。他每年都要走一遍大茅山。走山是极度消耗体力的全身运动,刮蜜也是。他已经收了二十三年的野蜂了,林中教不清的弯弯野路,消耗着他的腿骨和腿骨支撑的肉身。他想,刮了今年结猪岭的蜜,以后就不上结猪岭了,把山腰以下的四五十箱蜂房看管好就算了。当他刮山蜂蜜时,草涩的芬芳蜜香扑着他,他忍不住舀一勺子送进嘴里,舔吮着,咂舌,对自己说:高山之巅出好蜜,我拄着拐杖也要上山刮蜜。
⑩每次上山收蜜、刮蜜,安顺都走得艰难。他站在院子里,看见冬阳暖照下来,阳光慢慢铺满山坞,茅竹摇动着金色的光线,落叶从空中飘旋下来,群山慢慢收拢,聚成一个高昂的山尖,鹞子凌空盘旋。他穿上船底形的大头皮鞋,毫不犹豫地上山刮蜜了。安顺不想辜负被自己收服了的野蜂。野蜂满腔热情地活,虽然它们的生命很短暂。
来源:《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3期,命题需要,原文有删减
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中的空白处。收蜂 | |
情节 | 心理 |
冬日收蜂见蜂 | (1) |
刮蜜见冻死的蜂蛹 | (2) |
(3) | 舍不得 |
收蜜刮蜜很艰难 | (4) |
(1)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司马迁
(2)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3)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邓小平
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一个未来
①那时我家还在乡下的小镇上,十字街口有一处糖果店,是赵爷爷开的。记得第一次跑进糖果店,大概是4岁左右,我清楚地记得那间屋子里摆放了许多1角钱就能买得到的糖果,我甚至能闻到空气中甜甜的气味。赵爷爷每听到前门的小风铃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必定悄悄地出来,走到糖果柜台的后面。他那时已经很老了,满头银白细发。
②小时候家里穷,我和哥哥很少有零食,于是每次母亲去街口买油盐酱醋时,我们两个必定在后面跟着,然后央求她带我们去赵爷爷的糖果店看看。赶上母亲高兴,她会给我们1毛钱的,我俩便乐滋滋地跑向糖果店,很神气地把钱给赵爷爷。他乐呵呵地接过钱,任我们挑选。这时候麻烦就来了,那么多美味的糖块摆放在柜台上,我们真不知道选哪一种。常常是我想要这种,哥哥非要挑另一种。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赵爷爷便拿出一个白色的纸袋子,把我们选出来的糖块装进去。一出小店,我们就跑回家里,躲在无人的地方细细品味起来。
③后来上学了,每次去学校,我都会路过赵爷爷的糖果店。我喜欢站在门口停留几秒钟,闻一闻从屋子里飘散出来的糖果味,用鼻子狠狠地吸几下,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那时想,如果我要有很多很多钱该多好啊,能把每种味道的糖块都吃一遍,直到吃饱。
④我上二年级那年,哥哥患上了黄疸肝炎,他每天都要打针,还喝草药。那草药我没喝过,想必很苦吧,我只用舌头舔过一下。每次哥哥喝药,都是母亲一再劝说,说喝下去就好了。一碗白糖水一碗草药,哥哥一对一口喝。喝后,他的嘴咧得大大的,满脸痛苦。
⑤如果哥哥喝下药后能吃一块糖,肯定就不苦了,有一次我想。可是,哪里有钱去买糖呢?
⑥于是每次路过赵爷爷的糖果店,我更加留意了。我发现糖果店的门口挂一串小风铃,其实就相当于门铃,一旦有人去买糖果,用手一碰风铃,就叮当做响,赵爷爷听见了,便从里屋走出来。如果不碰风铃直接进去呢?
⑦那天中午,正是午休的时间,我悄悄地溜进了糖果店。里面十分安静,没有一个人,我只听见赵爷爷在里屋偶尔咳嗽一声。我紧张极了,大气都不敢出,蹑手蹑脚,慢慢走向陈列糖果的玻璃柜,抓了一把新鲜薄荷芬芳的薄荷糖。那是一种软胶糖,颗大而松软。我把糖块装入口袋,转过身,没想到赵爷爷已经站在了我的面前。
⑧“口袋里装的什么?”赵爷爷脸绷得很紧。
⑨“我……”我说不出话。
⑩“这么小年纪,就偷东西,长大了还不成精?”
⑪我低着头,脸发烫。
⑫“把糖拿出来!”他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
⑬我下意识地捂紧了口袋。“哥哥病了,喝草药,很苦……”我的眼泪流出来了,“我想,他吃了糖,就会好些的。”
⑭赵爷爷的脸色缓和下来,俯过身来说:“可是,你也不能偷呀?”
⑮“您能……能把糖送给我吗?”我仰起头,说,“就这一次。”
⑯“不行。”他的语气很果断。
⑰过了一会儿,他说:“这样吧,这些糖先赊给你,限你一周内把钱还来,否则就告诉你妈妈。”
⑱就这样,我流着泪从糖果店跑了出来。
⑲我恨他。我恨透了他,他有那么多糖,给我这一点,他也不差什么的。吝啬鬼!
⑳回到家,一下子看见这么多他梦想已久的糖块,哥哥异常兴奋。不过我没告诉哥哥这些糖是怎样来的,我只对他说反正不是偷的。哥哥把糖分给我一半,我没要,我说我已经吃好多好多了。
㉑接下来的那一周,我每天回家都很晚,为此母亲责怪了我。我没解释,因为我是去捡破烂了,我拎一个袋子,把捡来的瓶子卖给了几里外的一个废品收购站。还好,仅过去五天,我就凑齐了糖果钱。
㉒“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难能可贵。”赵爷爷接过钱,和蔼地说,“我原本可以把糖送给你,但是,我必须让你明白,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果实,才会更有意义。”
㉓我心中的憎恨瞬间消失,我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㉔“记住!孩子,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你正大光明地去争取,用你的劳动去获得。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东西,包括你的未来。”
㉕我记住了这句话,一辈子都记住了。
㉖在那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时时提醒激励自己,无论是在大学时期,还是参加了工作,我都踏踏实实,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每一份果实。“没有人能施舍给你一个未来”,任何幸福都需要你自己去争取,都需要付出,这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1.请用三个字补全核心情节。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①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玩手机。
②高三毕业生小宇中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手术治疗。
③“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①胡向明: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一群体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视疲劳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②袁俊彦: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③魏瑞华: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④彭晓燕: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
C.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
D.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玄石戒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①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②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A. |
B.禽兽 |
C.而两狼之并驱 |
D.知之者不如 |
A.《父亲的病》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
B.《西游记》中师徒行至白虎岭,白骨精欲害三藏,初变少女,次变老妇,三变公公,均被行者识破,除之。 |
C.《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修得正果,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
A.《皇帝的新装》嘲讽封建皇帝、贵族和宫廷的丑恶行径,揭露当时社会黑暗。 |
B.《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通过描绘美好的天上世界,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 |
C.明代蒲松龄笔下的《狼》一文节选自他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