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目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这场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为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皇家园林被毁、大片领土被割占,中国仍处在劫难之中……
材料一
![]() 图一 | ![]() 图二 |
材料二 “夏五月(公元前202年5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入关灭秦的士兵愿留在关中的免徭役12年),其归者半之(愿回原籍的免徭役6年)。民前或相聚保山泽(战时逃亡山泽的),……令各归其县,(恢)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摘编自《汉书·高帝纪》
材料三 (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开发的范围扩大,许多荒芜之处得到垦殖,宋元嘉间,开发湖熟废田千顷。……直至陈朝,政府仍然鼓励垦荒。……南朝作物产量激增。岭南地区水稻二熟甚至三熟。梁天监四年(505年),“是岁大穰(庄稼丰收),米斛三十”,斗米仅值三文钱。粮价低贱如此,说明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摘编自《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考古学家们发据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如图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材料三 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部位 | 主要作用 |
鱼嘴 |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主要用于分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
飞沙堰 |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
宝瓶口 |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
材料四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公元前3世纪 | B.公元前4世纪 | C.公元前2世纪 | D.公元前5世纪 |
A.书圣 | B.千古一帝 | C.人文初祖 | D.药王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夏朝 | B.秦朝 | C.汉朝 | D.周朝 |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几年就轰然倒塌了。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 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