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
B.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作者形象地将“愁心”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到古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
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A.忘年之交 | B.管鲍之交 | C.鸡黍之交 | D.生死之交 |
谁是海洋中最出色的歌手
①人类一直试图解读其他动物的语言,比如鲸类的。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洋覆盖着,听懂海洋霸主——鲸类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巨大的海洋生存环境。
②通常,我们将科学仪器在鲸类交流时所测到的声音称之为“鲸语”。因为一些“鲸语”的长句子是有节奏而且重复性强的,更像人类的歌声,所以“鲸语”又被称为“鲸歌”。可以说,鲸是海洋中游荡的“歌手”。
③美国科学家曾利用先进的听音系统对鲸歌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研究,获取了大量的鲸歌资料,涉及鲸的种类甚多,其中包括蓝鲸、长须鲸、驼背鲸以及小须站等,他们发现,这些在海洋里遨游的歌手会使用有层次结构的低频、震耳欲聋的声音与同伴联络,比如蓝鲸会用高达180分贝、比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还要响的低频音来招呼同伴。
④而在所有的鲸类里,须鲸中的庄头鲸或许是最为出色的歌手。它们那轰隆隆的雷鸣般的低音节与呼啸尖锐的高音节乐句相至交替,声域宽广,音调强烈,深沉而舒缓,仿佛天生的美声歌唱家。
⑤研究人员还发现,鲸类可以通过调节气流通过声带的速度来控制歌声的频率,甚至可以做到切换自如。鲸歌的声音频率范围很广,从20赫兹到10000赫兹不等。鲸歌低沉嘹亮,可以跨越数千米与同伴进行跨海交流,与人类单纯利用唱歌进行娱乐、表达情绪不同,有的鲸歌带有位置信息。科学家们相信,实际上,一些鲸类是先利用声音来进行回声定位,或者说在进行一种听觉场景分析,辨识出海里复杂的地形之后,再把定位得到的信息用歌声的形式传递给同类的。
⑥除了告诉同类周围的地势,研究人员推测,鲸还可能会利用歌声来寻找自己的配偶,提醒同伴哪里有合口的食物。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跟踪发现,随着海运交通的发展,工业噪声污染在加重,为了规避工业噪声,避免与人为噪音同频,很多鲸类的发声频率在降低,而响度却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如果我们人类不开始重视保护海洋环境,那么,未来可能就听不到海洋霸主的生存之歌了。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懂鲸类的语言,有利于我们了解海洋生存环境。 |
B.作为海洋里的歌手,蓝鲸会使用震耳欲聋的低频音来招呼同伴 |
C.鲸类可以控制歌声的频率,鲸歌的声音频率范围很广 |
D.驼背鲸,声域宽广,音调强烈,深沉而舒缓,歌声美丽动听。 |
A.“鲸语”是鲸类交流时发出的声音,每一句“鲸语”都有节奏的,与人类的歌声一样。 |
B.人类唱歌是为了娱乐、表达情绪,鲸类却能利用歌声传递信息 |
C.本文题目“谁是海洋中最出色的歌手”,设置疑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D.工业噪声导致很多鲸类的发声频率降低,而响度却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
A.《大自然的语言》 | B.《环境保护》 | C.《科学探险》 | D.《读者文摘》 |
节气是一种命令
①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②老人显著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吃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
③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要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呢。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④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
⑤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阳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不能弯曲。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莱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还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莱,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⑥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爽凉,久久伴着我。阳光斜照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副生长的印谱。
⑦
⑧春天到了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乐的时候欢笑,悲痛的时分洒泪。
⑨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是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紧密,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⑩时尚有句俗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作一种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作万灵的廉价礼物。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
⑪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比实际的年龄苍老,就分明是坏的,丑的,值得悲怆的吗?
⑫那人何必还要长大?还需成熟?龟缩在婴儿的蜡烛包里,永远用着尿不湿,岂不是最高等级的优越?
⑬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期望年轻。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⑭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人们可以濡养肌体的青春,但不要忘记心灵的疲倦。
⑮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过程,有如银粉色的西红柿被摘下以后,在夕阳中渐渐地蔓延成浓烈的红色。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颗西红柿里都预设了一个机关,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颠了个儿,你费尽心计,不是整个瞎忙活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
B.“我”认为老人的西红柿“小还青”,表明刚开始“我”对老人的话不太相信。 |
C.冬天的西红柿“大又红”与老人的西红柿“小还青”形成对比,意在突出前者徒有其表却无西红柿的真实特性和实质。 |
D.文中画线句子“我总猜测这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表达对人们希望年轻的美好愿望的肯定和赞赏。 |
独木桥
荆歌
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然后还跳了一个“双飞”——人跳起来一次,绳子却飞了两圈。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
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
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 , 。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⑤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⑥“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⑦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⑧如果要我们后退,实在也太难了。当然主要是我,在这样狭窄的桥面上,要转过身去,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倒退着走,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⑨“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⑩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⑪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⑫天哪!没有了哥哥的牵拉,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还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没有大喊“救命”,我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勇敢的了。
⑬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⑭关键是我不会游泳啊!
⑮我蹲着,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希望那人顶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顶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⑯“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他过来。
⑰他嚼着鸡蛋,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⑱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⑲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⑳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木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很好。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情节 | “我”的心理 |
过河意外遇人 | 不可思议 |
听说要掉河里 | ① |
② | 有些惊诧 |
独自成功过河 | ③ |
A.他就是我的指南针,他就是我的靠山。 |
B.他就是我的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
C.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 |
D.他就是我的暖阳,温暖我不安的内心。 |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心灵的“近”……
生活中有许多事值得回味,可能是老师和你的那次促膝交谈,可能是你那次成功的历程,可能是那次你欣赏美景的喜悦……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地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煽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⑪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日,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⑫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⑬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⑭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1.选文中的“我”和“我”的妈妈都在关心着自己的女儿,请分别概括出体现这种关心的事件。A.“我”接母亲电话的态度经历了“敷衍——颇不耐烦——恼火——懊悔——难过”的变化。 |
B.第⑧段中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变化,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嫌弃。 |
C.选文多处写冷雨,渲染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 |
D.④段中“我眼睛一热”,这里有感动、愧疚和对母亲的思念。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②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A.两首诗都描写了早春之景,诗中西湖、南湖的早春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
B.“早莺”“新燕”“碎红”“新绿”几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早春之景, |
C.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先静后动。 |
D.两首诗都能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