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节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请选出最适合填入诗中空白处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甜     B.闲       C.得
我选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题目:在这片风景中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艾青诗选》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简要说说这一别称得来的缘由。
(2)艾青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核技术的诞生

核技术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原子结构和性质,并逐渐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自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后,镭和钋的相继发现,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和原子核模型的建立,以及同位素示踪概念的引入,“核”探索不断进步。直到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核技术的正式诞生。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核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包括核能发电、医疗诊断和治疗、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


【材料二】

核污水的排放

①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东京电力公司无视国内外民众的反对和抵制,坚持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启动排海。经过17分钟,核污染水就经由海底隧道流进太平洋。日本计划今年排放31200吨,整个排海工作预计持续30年。第一阶段排海将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②东京电力公司于10月5日开始进行核污染水的第二轮排海,与第一轮排放时长和排放量完全一致。

③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除了氚以外,还含有碳-14、锶-90、铯-137、碘-129、钚-239、镅-241等63种放射性物质,有的“寿命”长达几十万年。


【材料三】

核污染的影响

破坏类型核污染影响预防和干预










水源中的核辐射会导致水体污染,污染物质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快,直接威胁到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体在吸入或摄入放射性核素后,它会衰变并释放出能量,进而对内脏造成伤害,特别是造成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和免疫系统损伤。人体经历核外照射后容易诱发急性辐射病、免疫缺陷等影响、基因突变、遗传效应等。饮食选择:选择来自可靠供应商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物。
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的水源是安全的。
关注政府发布的信息:密切关注政府发布的有关核废水排放和相关环境状况的信息。
关注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风镜、帽子、面纱巾,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口,以免暴露部位和空隙处遭受污染。
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的管理工作:在还未受到污染时,做好防护。



核能发电站和核武器试验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质,污染空气,这些物质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滋生新型病菌,增强气候异常变化。
核辐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波及范围十分广泛,这不仅涉及到物质财产的损失,也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受了辐射生长的农作物和水产品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容易引起人们的健康问题。
【材料四】

核科学的发展

①随着核科学的发展,核能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网友“不会飞的小鸟”在某网络平台创建贴吧:“且看核科学领跑世界”,网友们纷纷留言:

②网友1:核电作为清洁能源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其所消耗的核燃料占地规模小,能源供应安全,将是未来社会最好的能源选择。

③网友2:医学越来越受益于核技术,许多病症需要用放射性物质来检查,治疗和预防。如,CT检查就是向人体引入安全剂量的放射性核素作为显像剂,让放射性核素作为“导游”,核医学设备作为“摄像机”,带领医生来了解脏器功能,辅助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检查。CT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④网友3:核技术也应用于农业改良。通过辐射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控制有害昆虫、消除微生物感染等,进而增加农业产量和食品安全性。

⑤网友4:在核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勘探地下水源,并且在核技术的帮助下发现水坝受损或水坝渗水。此外,核技术还能淡化水、扫雷、考古的年龄测量和刑事侦察等。

1.下列探究不能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一项是(     
A.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东京电力公司排放的核污水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会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B.放射性同位素是挥发性的物质,不单单污染海洋,它可以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所以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C.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会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就会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
D.核科学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而且对世界的格局变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展望未来,这一技术仍将是令人瞩目和充满希望的。
2.阅读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新闻后,小高变得忧心忡忡,觉得核污染无处不在,请结合材料三给小高解忧。
3.阅读材料四,说说网友2的跟帖采用了什么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何作用?
4.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和发展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以下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观点①:健康的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是最重要的,核科学潜藏着很多危机,应抑制核技术的应用。
观点②:人类需求和经济发展是首要的,只要核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有益,就应该大力支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924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枚金牌诞生!来自杭州桐庐的中国赛艇队姑娘邹佳琪和队友邱秀萍夺得冠军。

冠军之一的邹佳琪,年仅22岁。

训练场上的邹佳琪,是一个肯吃苦、敢拼命的女汉子12年的训练,让她的双手布满老茧,起疱、破皮、流血更是家常便饭。但作为一名运动员,她选择默默把手包起来,埋头练。

一份努力,一分收获。她成为了一个家乡明星、一个城市的榜样。


学校即将举行初三誓师大会,请你作为学生代表,适当结合上述内容,在大会上做一次“奋斗的青春最美”的主题演讲。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地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扬州初逢席上”,白居易写下“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诗句赠予刘禹锡。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白居易的“赠意”和刘禹锡的“酬意”分别是什么。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照前半句的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浪漫天真;青年是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炼,跨越了一次次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你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懈的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我到后不久,就会见了A_______,他是一位瘦弱的颇有些林肯式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我在一刹那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点的机会。


(1)材料中的A是__________(填人名)。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请结合书中具体情节阐述A的身上体现了哪种“牛”的精神。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你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近期热映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群像为主角,带领我们重回那①_____的战场。电影呈现了恢弘磅礴的战争场景,具有史诗气象;尤其这些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与敌人对抗的志愿军们,为了最终的胜利,他们②_____,不惜牺牲自己。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在场的观众无不③_____ 。

A.①震耳欲聋        ②殚精竭虑        ③心潮澎湃
B.①惊心动魄        ②处心积虑        ③慷慨淋漓
C.①震耳欲聋        ②处心积虑        ③慷慨淋漓
D.①惊心动魄        ②殚精竭虑        ③心潮澎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