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       )
A.希腊的早期社会B.雅典的民主政治
C.罗马的法制建设D.两河流域的文明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A.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B.《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渡开始于(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D.早期殖民扩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A.庄园B.租地农场C.手工工场D.自由城市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由阿拉伯人创建的文化是(       
A.伊斯兰文化B.儒家文化C.玛雅文化D.印加文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基督教B.佛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善于模仿和创新。历史上它曾效仿中国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这次改革是(       
A.彼得一世改革B.明治维新C.查理·马特改革D.大化改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们为了应对压迫、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成立学者社团,如博洛尼亚大学由学生行会组成,巴黎大学由教师行会组成。随着城市中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简单的读写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他们渴望学习世俗文化,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促使大学应运而生。

——摘编自曲纵翔、赵丽文《从对抗到共生: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变迁》

材料三: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实质。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开放包容、风格单一B.兼收并蓄、独具特色
C.广泛吸收、全盘照搬D.保守狭隘、独具一格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B.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C.基督教在阿拉伯国家中广泛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