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材料一:1773年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让小笼进入胃里,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是肉块明显变小。
材料二:普劳特研究发现胃内存在盐酸,认为盐酸是分解食物所用。
材料三: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施旺经过实验和分析发现并证明,胃腺里有一种物质,将该物质与酸相混合,它分解肉类食物的能力远比酸的单独作用大得多。
材料四:1836年施旺将此物质从胃液中提取出来,并用氯化汞处理了提取物,终于制备出一种被证明是有效成分的沉淀物,取名为胃蛋白酶。

(1)材料一说明胃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化学消化。
(2)材料三证实了普劳特观点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4)施旺发现胃蛋白酶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跟药品的选择无关
C.科学的发现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HCl
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为酚酞不变色。结论:猜想_______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过程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1)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
(2)证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时常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而不选紫色石蕊试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有一个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它是由一段铜丝和一段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连接而成的。为了研究它的导电性,小科把它接入到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实验时,小科先将触点M与圆环上的A点连接,再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至最右端后,闭合开关S,将触点NA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在触点N滑动的过程中,触点MN之间的电阻等效于一个变化的电阻,记为RMN。设滑过弧MN的长为x,电流表示数I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9V,铜丝的阻值不计,触点接触良好。粗细均匀、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1)由图乙可知,该金属圆环中铜丝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在触点N滑动过程中,RMN的最大值是多少___________?
(3)每1cm电阻丝的阻值是___________欧(提示:图甲中MN之间的电阻等效于MN之间两段弧形金属丝并联后的总电阻)
(4)如图丙所示,把MN接到圆环其中一条直径的两端,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后闭合开关S,通电4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W。求W的最大值___________和最小值___________。(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说明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理由)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
(2)小明采用图甲实验方案,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该方案,理由是________。 

(3)小明决定用如图乙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测定反应前氧化汞的质量和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己知:氧的密度为ρ克/毫升,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gO=2Hg+O2↑)
①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a克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克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c克⑤反应前量筒的总质量e克
④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毫升⑥反应结束后量筒和水的总质量f克
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如图所示是我市街头某品牌共享电动汽车,下表是该品牌电动汽车的部分相关数据:

某品牌电动汽车

最大速度(km/h)

100

电动机额定功率(kW)

15

电池容量(kW·h)

22

 

(1)给电池充电有快充和慢充之分,以普通电动汽车为例,快充的话可以在半小时内充满70—80%,但充电时________极大,对电池有损害。如果利用家庭电路对上述品牌电动汽车电池进行慢充,10小时可将空电池全部充满,则慢充时的工作电流为多少________?
(2)若电能的75%转化为机械能,该电动汽车以额定功率和最大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最大行驶距离为多少? 少____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U型管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实验后,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U形管内的白色物质过滤后,他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Cl;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HCl;猜想四:溶质为_______。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三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接着他们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 H.Chailakhian 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会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________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差异的实验: 
步骤一: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二:
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编号为A和B,在注射器内分别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养液,B号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气,振荡几次;
步骤三: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装有BTB试剂的试管,5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将注射器内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①BTB试剂在中性环境中呈淡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②无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

(1)实验用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若A、B两组试管中出现________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   
(4)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烧杯中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变为灰绿色,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装置Ⅱ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装置I、装置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结果偏小的情况,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Ⅰ漏气
C.未等装置冷却就松开止水夹
D.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2)(装置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测定玻璃管容积V1为70mL②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③将少量铜粉平装入试管中,将5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3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④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后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按正确操作和有关数据计算,最终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________ml处,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
(3)比较(装置Ⅰ)和(装置Ⅱ),你能说出(装置Ⅱ)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 m 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 m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 m2

(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该反应生成的 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下同),海螺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情况会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東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出
(4)请从实验装置的角度出发,提出该实验的一个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