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口不断南迁 | B.南方生活稳定 | C.商业贸易繁荣 | D.经济重心南移 |
材料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材料
——据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绘制
(1)根据材料,指出工业革命时期为机器运转提供主要动力的发明。沉睡中的晚清中国在西方的枪炮声中惊醒......
材料一: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材料二: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逐梦的路上......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进行了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结构图:材料一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展机遇。
(3)请写出材料一中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愿景?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长征组歌(节选)
(2)《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今已两个多月了……我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
(3)概括上面“左权家书”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进攻”的战役名称。材料
——《中国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3—1956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变化表 ![]() | ![]() |
宣传画一猪羊肥大赛黄牛 | 宣传画二人民公社天天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