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2.同为宴饮,李白在《行路难(其一)》开头的“停杯投箸不能食”中“停杯”和刘禹锡在本诗篇末中的“举杯”,暗含的心情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又言:“恩倖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注释】①极言:非常激进的进言。②奉亲:侍奉父母,这里指为母亲拜寿。③不报:没有得到答复。④徙:降职。⑤天戒:天示惩戒。⑥侈土木:大兴土木。⑦蠲(juǎn)除:清除、减免。⑧倖:通“幸”,宠幸,指得宠的近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古仁人之心(               )             (2)天下之乐而乐(              )
(3)通判河中府        (                )             (4)材木陕西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不以物喜”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刀劈狼首B.策之不其道
C.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静修身,俭以养德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4.【甲】文中作者自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乙】文是如何表现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稻田重逢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④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有次新初随口回醒一下新初,A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⑥上世纪90年代起,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⑦自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母亲说:“现在种田的政策其实挺好,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多好的事啊。”父亲接过话题:“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田,荒了真可惜。”我理解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⑧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⑩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8日有删改)

1.阅读散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根据时间线索,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长丰大丘与椿树塘家人的态度
儿时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向往、喜爱
上世纪90年代起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泥,塘堤破旧________
接到新初电话时__________高兴、欣喜
周末回家时浮起新绿惊喜、激动
2.阅读散文要从字里行间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请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2)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请从用词的角度进行赏析)
3.阅读散文要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作者在第⑥段为什么说“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回答。
4.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标题是理解作者意图的重要途径。本文的标题是“与稻田重逢”,你认为好在哪里?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全国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及占比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辽流域太湖流域西南诸河流域
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179.1179.472732.1444.14124.323.7285.36
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33.726.272.056.687.9926.810.0812.37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18.81%33.05%7.60%20.78%18.10%21.56%2.15%14.49%

长期以来,黄河水沙关系复杂,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水利部政法司司长于珙洋曾指出,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保护治理的最大症结。

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35亿立方米,不足长江的7%: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是长江的3倍,多年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干流最高含沙量920公斤每立方米,输沙量和含沙董均为世界之最。

目前,对木来黄河入河泥沙量预测,各方专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有的认为未来黄河泥沙量将维持在3亿吨左右甚至更少,有的却认为还将保持在8亿吨的水平。

黄河一直“体弱多病”,以占全国不足2%的水资源量,承载了15%耕地和12%人口,为沿黄400多个城市提供水源保障,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在全国十个一级水资源分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仅高于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现状用水已远超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摘编自《保护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2023.3.22《科技日报》)

【材料二】

最近两年多来,我国相继出台两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和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制定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是解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需要,是回应社会关切的需要。

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已经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长江保护法施行以来,长江流域各地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依法治江、护江、兴江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撰写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黄河保护法把握黄河流域特点,紧紧抓住黄河保护主要矛盾问题,充分总结黄河保护工作经验,法律规定全面具体,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摘编自《流域法律相继出台“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2023.3.22“新华网”)

【材料三】

近些年,政府负责生态环境管理的主体单位持续推进和更新多项关于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政策以及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域市加入到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行列当中,结合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都引入其中,意在探索出一条更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再生水循环利用之路。

经过再生处理的水和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用肉眼基本上是无法分辨的,再生水与日常使用的自然水相比,具备“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的特持征,再生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以及要求来进行处理,在保证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同时,对水资源整体配置结构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此外,再生水可以安全有效使用,不仅具备水量稳定、水质可控的优势,而且可就地使用,利用率很高。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是目前水资源领域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当前可以有效破解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摘编自《探索“双碳”背景下再生水循环利用策略》,2023.4.6《光明日报》)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南水北调、引洮工程、引江济淮……一个个重大引调水工程,火大缓解了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滋养了沿线的百姓生活,推进了当地的发展。从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到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从长江三峡大坝到淮河王家坝闸,总书记多次考察国家水网重点水利工程。他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摘编自《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23.4.13“新华网”)

1.阅读【材料一】,说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困难。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打算出一期板报科普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情况,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科普呢?请根据材料设计三个板块标题。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流域的土地总面积远远小于长江流域,且黄河的径流量也只有长江的7%,但是黄河的含沙量高于长江。
B.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该保护法施行后,治江、护江、兴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相关部门走好了长江流域保护与发展的相得益彰之路。
C.再生水做到了和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完全一样,并且再生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以及要求来进行处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只有重视引调水工程,才能解决我国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才能保障民生,推进经济发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育才中学举办以“青春飞扬·活力绽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宣传活动。
(1)【活动一:书写宣传标语】请将这次活动的宣传标语,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激发活力                                             放飞梦想


            
(2)【活动二:拟写宣传口号】学校为运动项目征集宣传口号,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结合项目特点,给“3000米长跑”项目拟写一句宣传口号。
示例“4×100米接力赛”项目:合力奔跑,共创佳绩!
“3000米长跑”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报道风采人物】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校报记者12月25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甲组100米比赛中,九年级(4)班王英同学勇夺冠军,并打破该项目保持了二十年的校运会记录。铿锵玫瑰,绽放芳华,比赛中地不畏强手,奋力争先,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4)【活动四:设计封面图案】学校将制作一本图文并茂的体育节纪念册,下面是同学们提供的三种纪念册封面设计构想,请结合体育节主题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第一种:背景图是漫长的跑道和宽阔的看台,主画面是一根鲜艳的红色终点线。

第二种:背景图是宽阔的跑道,主画面是一群奔跑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第三种:背景图是篮球、排球等球类图形,主画面是一行大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生在世,既要不甘寂寞,又要耐得住寂寞。②耐得住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苦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③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        在不甘中燃烧,      在不甘中迸发,        在不甘中接近。


(1)第①句按照复句类型划分,属于        复句。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追求的目标             B.惊人的创造             C.如火的激情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苍鹰选择一飞冲天、直上云宵,麻雀选择田野嬉戏、草丛啄食:鲜花选择绽开花蕾、花团簇,大树选择质朴青翠、蔽山野:有人选择做勇士,身拔盔甲,不惧人迹hǎn至的任何地方;有人选择做绅士,风流倜tǎng,温文尔雅,知识渊博。但,不论你怎样选择,都要乐观面对、自信生活。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鲜花选择绽开花蕾、花团(A.jǐng       B.jǐn)簇。(      )
(2)大树选择质朴青翠、(A.yīn       B.yìn)蔽山野。(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风流倜tǎng________                 人迹hǎn_______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正莺儿啼,____________,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3)____________,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雾凇沆砀,___________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6)他刚离去,他刚离去,____________,他大步前进不停息!(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7)《水调歌头》里,苏轼胸襟旷达,感悟到了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8)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类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原来A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回身再看那十四个人时;只是眼睁睁地看着A,没个挣扎得起。A指着骂道:“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树根头拿了朴刀,挂了腰刀,周围看时,别无物件,A叹了口气,一直下冈子去了。


上面这段选文中的A是谁?结合原著说说,他被什么事情连累了?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作文,

岁月的痕迹,是无声中留下的印记。它们或深或浅,或明或暗,却都是我们生活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标记。就像老屋窗户上斑驳铁锈,他们讲述着风雨岁月的沧桑;家中量身高的那面墙上的刻痕,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轨迹;那些日夜辛劳的人,手上的老茧、脚上的厚茧,都是他们努力的痕迹。


请你以“痕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