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为“哥伦布”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台词
A.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我经过70多天的航行到达印度
C.我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继位的惠文王下令处死,但新法仍继续推行。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B.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C.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拥护D.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荀子·儒效篇》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大国吞并小国,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

——《中国历史(教师参考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公”主要分封的对象是哪一群体?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但都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试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 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 程。

——改编自联合囯科教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1)根据材料,指出“秦国蜀郡太守”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06页

材料二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第27页


(1)上述两则材料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有关?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文化史》


(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谈谈你对材料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2)材料二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请用史实说明你对在“经营统一”方面“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的理解。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庆平。

材料四: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邹容,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杰出人物,代表作《革命军》。)


(1)上述材料一、二、四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四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
(3)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异同?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