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B.我经过70多天的航行到达印度 |
C.我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 B.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
C.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拥护 | D.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 |
材料一: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荀子·儒效篇》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大国吞并小国,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
——《中国历史(教师参考用书)》
材料: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 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 程。
——改编自联合囯科教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06页
材料二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第27页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
B.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
D.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 | 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 | 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文化史》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庆平。
材料四: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邹容,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杰出人物,代表作《革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