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215年 |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和市民利益 |
1265年 | 贵族孟福尔召开议会,美国议会制开始 |
1628年 | 《权利请愿书》 |
1688年 | 妥协的、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
1689年 | 颁布《权利法案》,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
1701年 | 颁布《王位继承法》 |
1721年 |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制形成 |
1747年 |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
1832年 | 《议会改革法案》 |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A.我要遵守法度不敢以身试法 |
B.我会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得到爵位和土地 |
C.我可以世袭家族的一切特权 |
D.我要努力生产,争取获得免除徭役的奖励 |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材料三:“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载:“汉……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材料四:学者眼中的秦始皇
作者 | 著作 | 观点 |
翦伯赞 | 《秦汉史十五讲》 |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
朱绍侯 | 《中国古代史上册》 | 秦始皇无休止地征发徭役,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人。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口,其中有200万壮劳力脱离生产。同时,秦始皇时刑法已经非常苛重,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
A.一直得到清朝的坚定支持 | B.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
C.被打上了封建主义的印记 | D.坚持了原有斗争方向 |
图文说史: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 ![]() |
材料一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 ① 领导农民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行了②和 ③ ,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 | 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 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他率部在镇南关内挖深沟、筑长墙,构筑了坚固的工事。1885年3月23日,法军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蜂拥而上,有的已越墙而入。在千钧一发之际,年近70岁的他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敌人。全军将士见状奋起,与法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法军大败。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广西革命党人和各族人民群起响应。梧州、桂林、柳州、南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广西的统治宣告结束。 ●1912年2月25日,广西军政府草拟了《广西临时约法》,以第一号法令颁布,这是广西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基本法。 ●1912—1925年,梧州、龙州、南宁三关共进口货物132486千海关两。出口货物共111910千海关两。 ● 广西各地广泛种植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如桐树、八角、花生、甘蔗、蓝靛、药材、烟草等。 ●1912—1913年教育部颁布并完善了学制,否定了“忠君尊孔”的旧教育宗旨,……充实了教学上的民主性内容,缩短了学制年限等。……1911年,广西全省有中学堂16所,1922年有中学30所。 ●1912年在梧州创办广西第一甲种蚕业学校,1913年在桂林创办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 ——摘编自《广西通志》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影响(部分)
主要特征 | 影响 |
A.兼并战争 | 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 |
B.制度变革 | 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
C.思想学术的繁荣 |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材料三 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材料四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文言文 |
B.白话文 |
C.民主 |
D.科学 |
A.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 |
B.有利于取得清政府的支持 |
C.反映了义和团科学的斗争口号 |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