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
C.废除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通信的发展与维护,深刻影响着政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情传递依靠快马。广州将领从发出军报,到接收皇帝指示,时间最短需要一个月,皇帝的指示抵达时,对作战往往已毫无用处。甚至有主将利用距离远、时间长的缺陷谎报军情,加剧了皇帝在各地军报中的“剿”“抚”不定,战和不决,极为被动。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李鸿章被派往日本谈判。但是,他作为清朝全权代表,对谈判所列条款并不能做主,需将会谈内容用电报传回清朝,光绪皇帝再用电报批复指示。日本截获电报并破译了电文,掌握了中方谈判底线,使李鸿章本可讨价还价的地方再无协商的可能。双方最终签署了对中国危害极大的《马关条约》。

材料三   义和团席卷华北的过程中,大肆破坏洋人的象征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结果在北京战事吃紧之际,朝廷想向东南督抚传达皇帝旨意,只得先快马传到山东袁世凯处,再由袁世凯用电报转发给李鸿章等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信对鸦片战争产生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折射出清朝政治制度存在的弊端。电报有没有帮助到清政府的谈判?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朝廷要向地方传达皇帝旨意为何如此曲折?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发展通信事业需要注意的历史教训。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空白处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题良将其题译的《万国法原理》手稿呈违到总理衙门、在校订手稿期间,普鲁士与丹麦两国因在华商船起了争议,总理商门根据《万国法原理》提供的国际法知识妥善处理了该事件,验证了该书的价值,随即散发了三百本给各省。这反映当时
A.对外交往开始掌握主动权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影响中国
C.近代化努力取得丰硬成果D.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消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维新派对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深为忧虑,但却不为民愚而悲观失望。在他们看来,中国之所以人才乏绝,并不是“天之不生才也”,而是“教之道未尽也”。维新派这一思想(     
A.直接导致了科举制的废除B.有利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C.推动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D.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B.国家统一C.军阀割据D.走向共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877年,李鸿章奏请总理衙门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总理衙门批复:“除承运官物外,该局华、洋商人货物,概不准在不通商各处起卸。”这说明洋务企业(     
A.市场经营受限B.已分洋人之利C.垄断海上运输D.冲击外资企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