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 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
C.儿童地位日益降低 | D.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
A.现代化工业产生 | B.棉纺织业的兴盛 |
C.电力能源的运用 | D.钢铁工业的发展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D.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 |
1978年11月 |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决定实行大包干。 |
到1980年1月 | 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还不足全国的1.1%。 |
1980-1981年 | 包产到户在全国农村迅速发展起来。 |
到1982年11月 | 实行包产到户、到组和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队已占到全国的78.8%。 |
A.农村改革具有渐进性特点 | B.农村经济性质发生变化 |
C.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 D.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年份 | 1949年 | 1978年 | 1998年 | 2018年 |
中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吨) | 1.13 | 3.05 | 5.12 | 6.58 |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 | 209 | 317 | 411 | 471 |
A.封建制度的废除 | B.改革开放的推进 |
C.欧美国家的援助 | D.福利政策的推行 |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 B.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D.“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 |
A.红军长征的胜利 |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 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46-1960年 | 1961-1975年 | 1976-1990年 | |
亚洲 | 15 | 9 | 1 |
非洲 | 23 | 23 | 4 |
拉丁美洲 | 0 | 5 | 5 |
A.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 | B.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
C.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A.美国南北战争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经济大危机 | D.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