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小明同学想测量某一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用到的器材有:待测电阻Rx(约为10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开关各1个,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电压/V11.82.63.2
电流/A0.10.180.260.32

(3)排除故障后,小明开始实验,并记录了四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小明测得的待测电阻Rₓ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同桌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这四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是小明编造出来的,并不科学,请你判断编造的数据是第____________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4)小陈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Rₓ的阻值,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还有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可以选用,小陈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单刀双掷开关S₁拨至a位置,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记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
②断开开关S,将单刀双掷开关S1拨至b位置;
③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V,读出电阻箱示数,即等于Rx的阻值。
(5)小陈同学发现自己的测量结果却比小明同学的测量结果大了4Ω,检查分析后发现,是在步骤③之前,不小心碰到了滑动变阻器滑片,导致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了____________Ω。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所示,是小冬老师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升降台上有重为2N、底面积为200cm2的盛水薄壁柱形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A,其上表面中央沿竖直方向固定一根体积不计的细杆,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现将升降台以1c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上运动,通过细杆上端压力传感器测得细杆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圆柱体A的质量;
(2)圆柱体A的密度;
(3)第4s末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晓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轻质杠杆ABA端悬挂一个质量为3.0kg的空桶,AOOB=3∶1。将质量分布均匀,重为270N的异形工件M通过细线与B端相连,已知M的上下两部分均为正方体,且边长之比为1∶2,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对地面的压强为4500Pa,不考虑机械的摩擦,此时细线对M的拉力为___________N;若在M的下部沿竖直方向截去部分,并将其放入空桶中,使M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则截去部分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电阻箱,其最大阻值为R。闭合开关S,当电阻箱阻值调为R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阻箱的功率为1.2W;当电阻箱阻值调为0.2R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箱R2的最大阻值为40Ω
B.前后两次R1功率变化了2.5W
C.前后两次电路总功率变化了2.4W
D.电阻箱R2的最大功率为1.2W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密度为0.9g/cm3的均匀圆柱体,和高为10cm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C,其内装有6cm深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若沿着竖直方向从正中将圆柱体切割为A、B两部分,再将B竖直放入容器C中,静止时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且p1p2=1∶8,若将圆柱体A、B整体放入容器中,待静止时,C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物理课外拓展活动中,力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甲的探究。用细线PAB两个不吸水的长方体连接起来,再用细线QAB两物体悬挂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初始时B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零。从t=0时开始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水始终未溢出),细线Q的拉力F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物体的底面积SA=SB=S0AB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细线PQ不可伸长,细线P的长度是B高度的倍,水的密度用ρ表示。求:
(1)t=t1时,B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每秒向容器内注入水的体积;
(3)当FQ=1.5F1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重力越大
B.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长度越长
C.如图乙所示为设计好的密度计的一部分,刻度上至A下至B,量程为。若把它放到某种液体中,液面恰好在AB的中点C,这种液体的密度
D.若只增加配重,该密度计C处对应的刻度将变大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恰好在右侧6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__________cm处,则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若保持凸透镜在50cm处,把蜡烛放在光具座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将光屏沿主光轴远离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__
(3)若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烛焰都向左移动2cm,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则可以在透镜左侧靠近透镜处放置一个合适的矫正__________眼睛的镜片。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如图乙,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地面的压强为51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
B.A的密度为 0.4×103kg/m3
C.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1200Pa
D.图丙中,仅将B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所示,小杨同学在水平面上叠放了A、B两个长方体木块,B木块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左边墙壁上,A木块足够长,在0~10s内B木块下表面始终在A木块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A木块从右端抽出来,所用的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拉动A木块时它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8s内,A木块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8N
B.2~4s内,A木块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2N
C.2~10s内,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向左
D.8~10s内,A木块做减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