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
试题搜索
小学
初中
高中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道德与法治
历史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信息技术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限于篇幅仅展示
1000
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
没有
做功的是( )
A.
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
C.
人拎着书包沿楼梯走上二楼
D.
人推小车通过一段距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反光镜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古代人民用汞来溶解矿物中的金,得到金汞齐(一种合金),再从中提取出黄金,在物质分类上金汞齐属于( )
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提高广大市民骑电瓶车出行的安全,今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国标电瓶车,下图甲为电瓶车的结构图、表为结构的主要成分或材料:
结构
主要成分或材料
把手
金属合金
车胎
合成像胶
外壳
合成塑料
电池
Li、MnO
2
、电解质溶液
(1)如图电瓶车的把手、车胎、外壳、电池中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是
__________
。
(2)铜丝能作为连接电瓶车中灯泡和电池的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
__________
性。
(3)锂电池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电池技术,在电池放电时采用Li和MnO
2
进行反应生成LiMnO
2
。请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李同学将图甲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稳定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可见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小明同学继续进行下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将
U
形管的一端通过橡胶管与玻璃管相连,向玻璃管中持续稳定的通入气体,并观察实验现象。
(1)图甲中,液体流速较快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
A
”或“
B
”),由该现象可以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
;
(2)小明在图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U形管内
___________
侧液柱更长;
(3)下列四种情况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
___________
。
A.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C.火箭升空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亳升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
b
进
a
出,不能
a
进
b
出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
(2)写出仪器A、
B
的名称:
A
___________
,
B
:
___________
。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
a
、
三脚架
b
、
铁架台
c
、
泥三角
d
、
漏斗架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金属小球,
O
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
A
位置(已知
AO
=
BO
) ,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
A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从
O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小科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 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小科用
___________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___________
;她设计的
___________
(填“甲”或“乙”)方案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___________
相等;
(2)根据实验可知,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以下实例应用该结论的是
___________
。
A.菜刀要经常磨磨
B.载重汽车要限重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2)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_________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_________
(选填字母);
A.
f
<15cm
B.15cm<
f
<20cm
C.
f
>30cm
(3)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_________
;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是否仍然成完整的像?
_________
。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
(1)若使木块在图甲位置失去平衡,可以用
______
方法来实现(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两边钩码数量不同时(如图乙),木块也能静止,此时木块受到的力
______
(填“平衡”或“不平衡”);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不匹配时,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
;
A.重复多次实验排除偶然性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4)针对小滨实验中出现的上述现象,小江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丙),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江的方案更好,为什么?
______
。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