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某同学写成一首新版《归田园居》:“敲键荧屏下,悠然新视窗。种豆温室里,籼型产量高。”这首诗体现了(     
A.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C.政治多极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D.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雅典公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对于所需要决断的问题并没有专业知识,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给煽动者创造了煽起人们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

——摘编自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研究》

材料二   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救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日本政治制度变革为例,说明中国文化“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
(3)材料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北美的平原是我们的良田,芝加哥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就分布在美国的南方,而现在差不多发展到地球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材料三   表下是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具备其中一条或多条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代表一项具有人类创造性天赋的杰作

2

为某一现存或业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某一文明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

3

展现了一段时期中或某一世界文化区域内,有关建筑或技术的重要价值

资料:法国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华丽的宫殿之一。1789年,路易十六被巴黎氏众推上断头台,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1804年,拿破仑作为法国第一位皇帝加冕,他将政府迁回凡尔赛宫。1919年,协约国在此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有大量游客来到凡尔赛宫。


(1)材料一中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是哪一时期?(写出代表该时期的序号即可)。请根据所学分析殖民体系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我们”指的是哪个国家?有哪些国家曾进行过反对它殖民统治的斗争,请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3)请根据表中的标准为资料中的凡尔赛宫写一份文化遗产申报书。(要求:明确阐述申报理由,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反对霸权促进和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下是美国某中学关于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的一份作业:1.请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2.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异不可避免的结果。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2020年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从全球范围内调整力量配置,并将其转移到亚洲地区……

——美国“再平衡战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并分析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请在上述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加以回答。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阴影下的世界”这一主题的学习,设计一份作业。要求:依材料二中作业的特点设计1个思考题。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你认为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关头应如何发展中美关系?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艰辛探索,都失败了。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从图一至图四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图一:________ 图二: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 图四: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顾中国探索救亡图存的发展过程,其近代化探索是如何层层深入的?
(3)感受中国近代革命史的艰辛历程,请你根据材料先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你的观点写一篇宣讲稿(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来自呼和浩特的小云和她的同学在假期一次旅游中所拍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1)根据左边图片中的景观,你推测他们分别去了右图所示的哪一区域旅游?(请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
小云:_____ 小军:_____ 小刚:_____ 小红:_____
(2)小刚和小红所在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哪里?他们在饮食上有什么不同?
(3)在浙江绍兴游玩时,小红在乘坐过下乌篷船后,发出了以下感叹:“这是绍兴的乌篷船。可惜我们家乡不宜推广这种交通工具。”请你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乌篷船不宜在小红家乡呼和浩特推广的原因。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省是山西省B.②濒临渤海
C.③位于第一级阶梯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2.她沿2,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A.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窑洞
B.虎跳峡——都江堰——窑洞——蒙古包
C.窑洞——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
D.都江堰——窑洞——蒙古包——虎跳峡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能体现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和人民音乐家聂耳作品的共同点的是(     
A.弘扬时代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B.适应抗战的需要,为中华民族自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创作
C.提倡自由与民主,反对孔子的思想
D.无情地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