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在某次雷雨中,小明在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处约为 _________m,为了减弱雷声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小明将房门紧闭,这是在__________(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探究降落伞滞空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次数

伞绳长(m)

伞的形状

伞面积(m2

伞质量(g)

释放高度(m)

滞空时间(s)

1

1.5

正方形

1

20

6

9.25

2

1.5

正方形

1

20

3

5.85

3

1

正方形

1

20

3

5.85

4

1

圆形

0.5

20

3

3.65

5

1

圆形

1

20

3

5.85

6

1

圆形

1

30

3

4.90


(1)活动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天平、______
(2)分析 ______两次实验证据可知: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降落伞形状无关;
(3)在(2)的基础上,继续分析4和5两次实验证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_____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
(4)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5)如图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的像将 _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关于镜面对称。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特点”。

(1)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
(2)如图甲所示此时试管中冰的温度为______℃;
(3)如图乙所示,是小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至第4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态。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在前人的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并写下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巨著。时间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
类型:作图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防范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是B.它的分度值是
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的声音逐渐____________;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将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小电铃发出的声音;得出结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正是平时大家并不留意的____________传送了声音。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夏天,在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继续凝结、互相碰撞,体积变大最后降落下来,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会吸热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形成雨。若小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遇到骤冷环境,小水滴会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凝固成小冰珠,这就是冰雹。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4秒内振动了1200次,昆虫产生声音的频率是__________ Hz,人耳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昆虫发出的声音。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