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好、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亚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之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瞩目。习近平主席此番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向全世界释放出积极、强烈的信号,作为日益崛起的大国正用自己的胸襟、担当拥抱世界。
——中华新闻网《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
材料一
国家 | 革命(改革) | 废除的 旧制度 | 领导 人物 | 历史影响 |
美国 | 美国内战 | 奴隶制 | ① |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② | 亚历山 大二世 |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 |
日本 | 明治维新 | — | 明治天皇 |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
材料二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年份 | 1685 | 1741 | 1759 | 1778 |
人口总数 | 1亿 | 1.6亿 | 2亿 | 3亿 |
年份 | 1685 | 1753 | 1766 | 1775 |
耕地面积(亩) | 6.08亿 | 7.09亿 | 7.41亿 | 7.16亿 |
A.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
C.耕地面积逐渐下降 |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
A.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C.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 D.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博弈 |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B.顺应了战国时期国家统一的趋势 |
C.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 D.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文学大家】
材料一
【医学名著]
材料二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身于医药世家,从小对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成年以后随父行医。他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细心地治疗病人,因此医术提高很快。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建筑智慧】
材料三
![]() | ![]() |
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改造的。从宫殿到外城都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展开。 | 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使古老北京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了现代,水立方与鸟巢分别位于中轴线两侧。 |
【社会危机之抉择】
材料一:
国家 | 时间 | 危机 | 抉择 |
英国 | 17世纪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法国 | 18世纪 | 法国大革命 | |
美国 | 18世纪 | 英国的殖民统治 | B |
【发展困境之抉择】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化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的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概率,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经济危机之抉择】
材料三:
1929-1933年,美国国民经济陷入绝境。……罗斯福……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
【共同问题之合作】
材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