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表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时间机构名称主要任务参与人数
1933年民间资源保护队种树、建水坝、森林防护等约200万
1933年田纳西管理局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约350万
1936年工程振兴局兴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约300万
A.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B.建立救济机构,提供社会保障
C.大量输入国外廉价劳动力D.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68022010017060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1.55.79.123.514.5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正义D.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6%。”材料印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A.持续时间特别长B.欧洲是主要战场C.重新划分了世界D.美国的收益最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封建制度的覆灭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这几句歌谣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A.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C.巴黎和会D.雅尔塔会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标准的变化,影响中国共产党入党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时间入党条件
1921年中共一大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但在加入前,必须与力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
1923年中共三大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凡承认本党纲领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1935年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①国共两党之间关系发生变化            ②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③国民党对共产党政策的变化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汉族、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民族妥协、南方革命政权和清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孙中山和袁世凯两大政治“巨头”的权力妥协。通过这三大妥协,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实现了建立中华民国的目标。这体现了(     )
A.中华民国得不到人民支持B.孙中山个人的行为修养
C.革命党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D.参与各方缺乏政治智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26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报告》指出: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所以民众现在两湖的政治地位完全是凭自身的力量争取得的。”这一报告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农民运动有力配合了国民革命
C.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南京国民政府D.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