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是减碳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中一条转化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种。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电厂的粉煤灰含有,还有少量的和其它成分。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以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流程如下:
   
(1)“酸浸”过程中,稀硫酸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流程图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
(3)“氧化”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其中中氧元素化合价为价。该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小宁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如图所示,烛焰在凸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1)这个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答案是:_________
(2)小宁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此像,是因为光从_________(填“烛焰”或“此像”)发出,通过凸透镜后进入人眼。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宁以两节串联的干电池为电源,用若干定值电阻和一只电压表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实验电路如图,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5

1.1

5

1.1

10

2.2

2

5

0.8

10

1.6

15

2.4

3

4

0.5

16

2.0

20

2.5

4

5

0.6

15

1.9

20

2.5

5

8

1.0

12

1.5

20

2.5

   
(1)分析上述实验数据,除了能得到的规律外,小宁还发现:
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_________。(用表示)
②当不变时,两端的电压大小不变;当发生变化时,大小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化;
(2)断开开关S,拆除,将并联后接到之间,闭合开关S。求: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多少?_______
内,电流通过做的功为多少?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量程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B放在水平位置,抽动刻度板调整指针零位: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用手分别拉住测力计的圆环,水平向外拉。当测力计A示数分别为时,读取测力计B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测力计A示数/N

测力计B示数/N

1

1.0

1.0

2

2.0

2.0

3

3.0

3.0

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_
老师告诉小宁,从本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普适性;
【实验2】将两个测力计A、B竖直悬挂、调零,如图乙所示: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后悬挂起来,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如图丙所示;
小宁发现: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时,测力计B的示数为
此时,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多少?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汽车在坡陡路险的山区公路上坡时,因车轮打滑(车轮原地转动,不能为车辆前进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引起的事故偶有发生。小宁学习了“摩擦力”后,对汽车上坡时车轮打滑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利用一辆车轮可拆装的四轮电动小车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拆下小车的4个车轮,按要求装上实验用车轮(除了有无花纹外,其它均相同),置于斜坡,如图所示。启动小车,记录爬坡情况。
【实验现象】

序号

车轮的花纹情况

爬坡情况

1

四个车轮均没有花纹

前轮打滑,无法上坡

2

仅两个后轮有花纹

前轮打滑,无法上坡

3

仅两个前轮有花纹

能正常上坡

4

仅左前轮、左后轮有花纹

向右偏转

5

仅左前轮、右后轮有花纹

向右偏转

6

仅右前轮、右后轮有花纹

向左偏转

   
【实验分析】
(1)第1、2次实验现象说明:该小车的前轮是为小车运动提供驱动力的(这样的车轮称为驱动轮)。由第1、3次实验现象可知:驱动轮的轮胎表面粗糙些更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升该小车的爬坡能力。结合学过的知识,本实验能初步说明车轮打滑的原因;
(2)由第3~6次实验可知:前轮驱动的小车若前轮粗糙程度差异过大,易造成小车偏转。如果继续实验,当该小车仅右前轮、左后轮有花纹,可推测小车爬坡情况为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宁在课外资料中获悉: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影响反应的快慢。为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步骤】
①在规格相同的A、B试管中分别放入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锌粒,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溶液,如图甲所示。塞紧橡胶塞。
②将两个胶头滴管中的溶液同时挤入试管后,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
③约后,停止采集数据。电脑显示气压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实验分析】
(1)图甲中“★”处应填_________
(2)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反应装置的_______
(3)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通过采集到的试管内_________值的变化快慢来反映。
【实验结论】
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_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反应速度。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甲是小宁的哥哥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小灯泡上标有“”字样。
      
(1)测小灯泡电压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小宁的哥哥正确选用了“_________”量程;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实验测得的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
(3)小宁发现,与我们教材中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相比,哥哥的实验电路多了一根导线。这根导线是_________。(用图甲中导线旁的字母表示)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观察细胞质在细胞中的流动”活动中,小宁观察到细胞质中叶绿体沿着液泡外缘流动缓慢。结合所学知识,他猜想:叶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快慢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于是小宁开展了探究。
【实验器材】
新鲜黑藻若干、8支大试管、4个水浴锅(水温可调,调至某一温度保持恒定)、4只灯泡(额定功率分别为)、计时器、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8支装满水的大试管,编号1~8,各放入一株生长健壮、长势相近的新鲜黑藻。
②将1~4号大试管分别放入水温恒为的水浴锅,给予强度相同的均匀光照,持续
③将5~8号大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的环境中,分别用的灯光照射,持续
④取各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叶制作临时装片,选择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细胞进行观察,记录叶绿体绕液泡外缘运动一周的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别记录结果于表Ⅰ、表Ⅱ中。
【实验结果】
表Ⅰ   不同温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1234
水温/15202530
平均时间/s182133116118
表Ⅱ   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5678
灯功率/W255075100
平均时间/s11010810097
【实验分析】
(1)表Ⅰ的实验数据表明:温度在_________左右时,细胞质流动最快。
(2)根据表Ⅱ的实验数据,初步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光照越强,_________
(3)细胞质的流动通常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来实现。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观察方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
A.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        B.观察和解剖花        C.模拟呼吸运动中的肋骨运动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是小宁设计的水位自动控制电路,其中工作电路由指示灯L、电动机M等元件组成,由家庭电路供电;控制电路中,金属板A、B置于水箱中不同位置,水箱中的天然水是导体;
   
(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_________V;
(2)当水箱内水面处于金属板A以下时,工作电路中的_________处于工作状态;
(3)测试时,小宁发现由于电磁铁磁性太弱,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适当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