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4.66 |
B.a-e点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一种 |
C.所用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88% |
D.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A.29.9% | B.53% | C.66.5% | D.80% |
A.4:13 | B.3:10 | C.2:7 | D.1:4 |
事实 | 解释 | |
A | 冰融化成水 | 分子间间隔变大 |
B | 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 |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D | 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组成中均有碳酸根离子 |
A.A | B.B | C.C | D.D |
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
B.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3.2 g |
C.不饱和溶液M 中 MgSO4 的质量为 18 g |
D.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14.7 g |
A.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1g |
B.生成CO2的质量是4.4g |
C.原混合物中Fe的质量是5.6g |
D.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是5g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 猜想一成立 | |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
实验 | 过氧化氢 的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 的质量(g) | 二氧化锰的 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20 | 1 | 40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试验编号 | H2O2溶液的浓度(%) | H2O2溶液的体积(mL) | 对应曲线 |
1 | 3.4 | 10.0 | a |
2 | 2.4 | 10.0 | b |
3 | 1.7 | 10.0 | c(待绘制)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 140 | 280 | 365 | x | 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