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40 | 10 | 3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10 | 0 |
A.x等于90 |
B.b可能是单质 |
C.c一定是催化剂 |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
A.木炭粉(CuO) —在空气中灼烧 |
B.N2气体(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石墨粉(MnO2) —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D.FeCl2溶液(CuCl2)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
A.碳酸乙烯酯中含有O3 |
B.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
C.碳酸乙烯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D.碳酸乙烯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