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状况(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历史图片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见证了伟大的历史。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B.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地主不再拥有土地
D.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毛泽东曾经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个号召当时适应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需要
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下图可知,我国从1982年至2020年(     
A.0~14岁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B.15~64岁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正在不断增加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2年新疆和若铁路(和田至若羌段)正式开通,世界上首个环沙漠铁路形成。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影响该地区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海陆位置④城镇分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据图推测,该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A.水土流失B.洪涝灾害C.水污染D.荒漠化
3.当地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住窑洞里,唱信天游 B.人在舟上坐,舟在桥下行
C.优质草场,牦牛广布D. 吐鲁番坎儿井,灌溉瓜果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华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读图,回答问题。


   
1.船型屋是我国黎族传统民居。据图左和图右推断,黎族生活的地区气候特征是(     
A.干旱B.湿热C.高寒D.湿冷
2.综合图左和图右,黎族最有可能生活在我国(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振兴东北战略,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海洋甲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据图可知,乙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有(     
①气候湿润②交通便利③矿产丰富④技术先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


材料二:史料两则

1945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召开的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

——选自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

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

——八下《中国历史》教材

(1)年代尺A处会议使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请填写A处内容。
(2)中共七大“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请你分析原因。
(3)根据十九大报告指出年代尺B处表示的历史阶段。
(4)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为年代尺确定一个主题。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八年级(3)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新中国外交成就”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1)请用两例史实佐证材料一的“中国声音”。
(2)列举两件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大事。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概括材料三外交活动的影响。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