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杰出领袖,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①图1人物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二者都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图2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④都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于1870年至l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发展B.民族矛盾是俄国主要矛盾
C.展现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D.农奴制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A.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
B.农奴得到彻底解放
C.贵族可以干涉农奴转换职业的自由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最应该是(       
A.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B.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得
C.维护了国家统一D.进一步消除了种族歧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厂也不易雇佣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上述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D.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比下面史实描述,从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为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
A.实现了富国强兵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关于彼得一世,别林斯基这样写道:“从人的肢体到人的思想的最深处,完全的、根本的改革是必需的;而为了进行这样的改革需要巨人般的极英明的人,彼得就是这样的人。”下列关于彼得一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B.彼得一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
C.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D.彼得一世1868年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张华同学在学习某课后制作了如下示意图,示意图的主题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D.俄国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著名诗人惠特曼写过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在诗中将林肯比喻为率领美国破浪前进的船长。惠特曼的比喻意在说明林肯(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加速了美国海外扩张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D.创立了国家根本大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日本的崛起D.欧共体的成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