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入10g NaNO3 固体 | B.蒸发掉40g溶剂 |
C.加入20g NaNO3 固体 | D.加入100g质量分数30%的NaNO3溶液 |
A.水 | B.氢气 | C.氯化钠 | D.铁 |
A.原子 | B.分子 | C.元素 | D.离子 |
A.闻气味 | B.观察颜色 |
C.倒入澄清石灰水 |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A.露天焚烧垃圾 |
B.多开燃油汽车 |
C.大量植树造林 |
D.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B.物质的运动状态 |
C.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
A.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
A.力推火力发电 | B.焚烧塑料垃圾 |
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 D.使用一次性木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