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 | → | 转入战略进攻(挺进中原) | → | 进行主力决战(三大战役) | → | 推翻反动统治(渡江战役)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A.鸦片战争后期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 | C.甲午中日战争后期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期 |
A.中共一大召开 | B.古田会议召开 | C.八七会议召开 | D.国民党一大召开 |
A.从屈辱走向独立 | B.从封闭走向开放 |
C.从专制走向民主 | D.从落后走向富强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A.艰苦奋斗 | B.民主科学 | C.爱国主义 | D.开拓创新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 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 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
名称 |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内容(部分)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 D.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
A.阶级基础 | B.斗争方式 | C.失败原因 | D.斗争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