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⑤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1 | 37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a | 32 | 待测b | 12 |
A.a的取值范围:0≤a≤16 |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
D.当b=l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
实验次数 | 金属质量(g) | 金属氧化物质量(g) |
1 | 45.0 | 84.9 |
2 | 45.0 | 85.1 |
3 | 45.0 | 85.0 |
平均值 | 45.0 | m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⑥ | D.③④⑤⑦ |
A.![]() | B.![]() | C.![]() | D.![]() |
A.丙一定不是单质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物质 |
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
B.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 |
C.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外电子质量较大且带负电 |
D.该实验说明α粒子无法穿透原子与原子间的空隙 |
A.![]() | B.![]() |
C.![]() | D.![]() |
A.电梯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
B.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
C.电梯未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 |
D.电梯超载时报警说明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