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3年10月17日5时许,西藏米林县附近的雅鲁藏布江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目前建有多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与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最终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图示意我国长江流域地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半干旱区 | B.半湿润区 | C.湿润区 | D.干旱区 |
A.②④③① | B.④②①③ | C.②③④① | D.④②③① |
A.谷深坡陡,水能丰富 | B.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
C.汛期在12月至次年2月 | D.落差小,水流平稳 |
A.上游河段 | B.中游河段 | C.下游河段 | D.中上游河段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饮食口味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局部地区饮食口味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陕西省 | B.吉林省 |
C.河北省 | D.山东省 |
A.夏季高温多雨 | B.夏季炎热干燥 |
C.冬季寒冷漫长 | D.冬季温和湿润 |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曾经是福建省某乡村生态恶化、居民贫困的真实写照。从1983年起,该乡村一直探索符合南方生态修复的路子。如今,荒山逐渐变成了林草满山,果木飘香的风景名胜区。据此完成问题。
1.造成该乡村“田瘦”的原因是( )A.草场退化 | B.水土流失 | C.河水浑浊 | D.土地沙化 |
A.恢复林草植被 | B.增施有机肥 | C.建设人工草场 | D.完善水利设施 |
A.苹果树 | B.柑橘树 | C.油棕树 | D.椰子树 |
A.地表坦荡,荒漠戈壁 | B.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
C.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 D.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
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横断山脉,第一、二级阶梯之间 | B.大兴安岭,第二、三级阶梯之间 |
C.巫山,第二、三级阶梯之间 | D.雪峰山,第一、二级阶梯之间 |
A.中暑——日照强,气温高 | B.感冒——阴雨连绵 |
C.呼吸困难——海拔高,缺氧 | D.行走困难——风沙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