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明令恢复古代男子束发不留辫的习俗,从而掀起了以头发为外在表现的又一场政治斗争。对于拒绝蓄发者,太平军则予以严惩。
——《“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学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的辫子,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有的幼童因此剪掉了辫子……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三:在维新派的心目中,辫发是一种落后的习俗,既不利于机器生产,又不利于执枪跨马,还会阻碍富国强兵之路,因此需要改良。这反映了他们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保国、保种的急切心情。
——《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四:“辫子没了”

《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 革命者剪掉辫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蓄发令”出于什么方面的目的?结合所学,回答这场“蓄发”斗争的结果如何?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学幼童”与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相关?面对美国人“异样的眼光”,部分留美儿童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结合所学,判断清政府是否支持他们的行为?请说出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分析维新派要求改良辫发的原因。维新派是如何“保国”的?
(4)依据材料四的两幅图片,思考“剪辫子”意味着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