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莫斯科2013年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材料一 中共重要会议(部分)
时间 | 地点 | 会议名称 | 主要内容 |
1921年7月 | 上海 浙江嘉兴 | 中共一大 | 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A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
B年1月 | 遵义 | 遵义会议 |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
1945年4月 | 延安 | 中共七大 |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确立C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材料二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材料一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
——《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二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被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整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航海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达•伽马 | 麦哲伦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1497-1524年 | 1519-1522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3次 | 1次 |
航海船只 | 41-310艘 | 3-17艘 | 4-23艘 | 5艘 |
每次航海人数 | 约2.7-2.8万人 | 90-1500人 | 170-未知 | 270人 |
【欧洲的崛起】
材料一:1500年到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一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一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式也表现得很明显。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到20世纪初,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们主导着全世界,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国的行动】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财富》《生活》杂志创始人亨利·卢斯撰文说:“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赫尔也说:“美国深知自己可以强烈地影响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任何国家。”伴随着战争的终结,美国世纪终于到来。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材料三: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译自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
2008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弗格森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石克里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Chimerica”(China与America的组合),借以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
【未来的前景】
材料四: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国际舆论场出现了一件咄咄怪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炮制舆论,诬称中国“默许”俄乌冲突升级、中国不谴责俄罗斯是在纵容战争云云,再次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嫁祸中国。这实在是贼喊捉贼,是企图妖魔化中国的“舆论浑水”,是妄图转移国际社会视线的“障眼法”。真正推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黑手,正是当今最大的霸权国家——美国。
——摘自《新华社六评俄乌冲突揭批美霸权主义行径》
材料一
材料二 到1987年,在生产领域中,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改革前的120种减少到60种;流通领域中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从改革前的188种减少到23种。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得到调整与改进,小商品和计划外商品都由市场调节。价格、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1980年1月,威尔其第三次来华,双方正式签订了合同。合同规定:中方将杂交稻制种技术传授给美方,在美国制种。圆环种子公司每年从制种总收入中提取6%付给中国作为报酬,合同期20年。杂交水稻这一重大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粮食增产,而且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让杂交水稻开始造福全世界更多的人。
——搜孤新闻《从中国到世界同一个声音》
材料一: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中,皇帝或政权的首领有最高权力,有权支配自己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力和物力,所以统一的范围越广,能够集中的人力和物力也就越多。相比之下,分裂或分治政权可以支配的人力和物力要小得多。大型的或全国性的项目则由于涉及范围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在统一政权或较大政权才有可能完成。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清)《台湾通志》 | ![]() |
图1郑成功致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 | 图2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
材料三:19世纪中期的美国面临着两大问题。当时,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力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却占用了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南方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土地上……1860年,林肯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是:“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材料四:苏联部长会议原主席尼•伊雷目科夫说,苏联解体“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损失——涉及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和作用”,“涉及经济,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50%,而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下降仅仅22%”
——《苏联解体是俄罗斯的灾难还是进步?》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材料一 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政权并立,以和为贵】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这一置约签订后,宋辽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摧场,西夏人迫切需要茶、布匹等物贵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材料三:元纲时期,边疆各种底包括蒙古族,大量近入中原和江南,拥江城等徐居祖处。……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掌、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片,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有效管辖,恩威并重】
材料三 为防止靠藏黄族揉纵转世灵童,根据《饮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室帝特别颂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儿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骑定,然后报清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比较短……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联合。
——《世界通史》
【百物周流】
【科举竞流】
如下表:南宋州郡科举及第人数统计(前三甲)
福州 | 温州 | 明州 | |
进士 | 2249 | 1096 | 777 |
状元 | 6 | 5 | 4 |
⊙两宋时期,大量北方和福建移民流入温州,形成了“耕以务本,读以明教”等家训、族规。 ⊙北宋中期,朝廷开始不断扩充太学人数。南宋设太学于都城临安(今杭州)。 ⊙1019年,温州率先建立州学。至北宋后期,下辖四县均已建立县学。 ⊙北宋中期,温州出现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景象。如“儒志先生”王开祖,中第后“杜门著书,从学常数百人”。 |
——整理自吴松弟主编《温州通史宋元卷》
【文化汇流】
南戏,是北宋时期北方杂剧传播到南方后,与温州民间艺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两宋时期,温州经济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南戏率先将市民小人物作为正面主人公写进戏文。南戏流传到临安后,瓦舍勾栏的繁盛,使其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
——摘编自黄文杰《两宋江浙城市变革与南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