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米糠上餐桌不是倒退

朱毅

①米糠是稻谷种子表面的种皮部分。众所周知,米糠口感粗糙,难以下咽,所以老一辈吃糠咽菜的穷苦日子是迫不得已。那为什么当下会呼吁米糠重回餐桌呢?专家表示,随着人们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加上食品加工、制作方面先进技术的加持,曾经难以下咽的米糠变身美味食物重回餐桌,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②米糠是天然营养宝库,让饮食结构更合理。米糠在一粒米中的体积比不高,但营养价值很高。通俗地讲,糙米加工成精米时去掉的部分就是米糠。资料显示,米糠重量只占整粒米的10%左右,营养占比却高达60%左右,其中富含蛋白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抗氧化物质(γ-谷维素、生育酚等)以及矿物质(钾、钙、镁、铁)等营养成分,对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都十分有益。

③米糠利用关系粮食浪费,关乎农副产品附加值。资料显示,我国米糠的加工量仅占10%—20%,且多数用于动物饲料,是一种巨大的粮食资源浪费;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米糠利用率高达40%—80%,已开发出多种米糠副产品。其中最为成熟的副产品米糠油,在欧美国家与橄榄油齐名,深受心脑血管患者喜爱。所以,提高米糠利用率一方面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另一方面也可推动米糠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④不得不承认,米糠真正走上餐桌还需考虑诸多因素。按照当前的食品安全法规,米糠不属于普通食品原料。目前,米糠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粮食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我国已有的米糠及米糠相关产品标准主要有:《GB/T19112—2003米糠油》国家标准,《LS/T3320—2020米糠粕》《LS/T3269—2020油用米糠》行业标准,以及米糠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关于食用级米糠的行业标准仍处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米糠上餐桌目前还需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从技术上实现米糠生产并不难,但生产过程中的晾晒、碾米环节如何规避灰尘、细菌等污染,需要有严格生产标准和安全监督。另外,重金属检测也须相当严谨,有研究发现,同一粒米中,糙米(保留了米糠)形态的重金属含量要高于大米(只保留胚乳部分)。

⑤虽然米糠目前还不能作为单独主食供人们食用,但市场上已有不少以深加工或少量添加形式出现的食品,例如米糠油、米糠面包、米糠饼干、米糠面条、米糠米粉、米糠馒头、米糠酸奶及米糠乳酸饮料等。另外,糙米、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等都属于加工较少的全谷物,保留了大部分的米糠及其营养物质,杂豆和薯类等杂粮也具有相似的营养价值,将其与精制谷物搭配做成杂粮饭、杂粮面等食用,同样有益健康。

1.文章第②③段分别说明米糠重回餐桌的两点意义:____________。第④段从加快制定食用级米糠行业标准和_____两方面说明米糠真正走上餐桌需考虑的因素。
2.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摘抄出来的,如果将其放回原文,应放在哪一段的末尾?请简要说明理由。
而人们常吃的精米白面中,能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都很少,米糠的回归将有助于弥补当代人饮食结构中相对缺乏的营养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在古人眼中,一花一世界。白居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①_____”中感受到早春的气息,陶渊明从“______,悠然见南山”中感悟生活的闲适,晏殊将无限感慨融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两句中。在古人心中,一树一菩提。崔颢在《黄鹤楼》“____________”一联中用两个叠词展现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苏轼则以“何夜无月?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诉说夜游情怀之复杂微妙。

类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根据语境,完成各题。
【信仰之光】

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他需要独立思考,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这难道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

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     )。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1)下列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次就是绝不自欺欺人,要诚实
B.第二绝不自欺欺人,就是要诚实
C.我们要做一个诚实,不自欺欺人的人
D.第二就是要诚实,绝不自欺欺人

(2)依次填入文段①②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不是   ②而是B.①不但   ②而且
C.①因为   ②所以D.①如果   ②就

(3)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运用比喻修辞。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通过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我们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见识了解放军(ruì dāng)的气势;我们阅读《飞天凌空》见识了跳水运动的精彩;我们阅读《一惊海天》见识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我们从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白杨树身上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我们从《永久的生命》中感悟:要从悲观中        (发掘/发现)希望,在柔弱中         (追寻/寻觅)刚强;我们从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的石刻狮子上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瞻 仰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一起向人民英雄致敬……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ruì bù kě dāng)________ ②(wéi miào wéi xiào)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字词注音。
①一惊海天_________倔强_________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和我的书

梁晓声

①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避开人,我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②一九六三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已经有了三十多本小人书。买粮、煤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这几毛钱加上母亲平日给我的一些钢镚儿,渐渐积攒到一元多,就去买小人书。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

③我还经常出租小人书。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④“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亲眼见母亲因自己而被人呵斥,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一个儿子内疚的?“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一个十分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⑤天渐渐黑了,“给你们吧……”年轻警察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年轻警察拦住一辆汽车,以不容违抗的语气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⑥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要一元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⑦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到母亲的工厂向母亲要钱。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⑧“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就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数着。

⑨母亲数完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⑩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想回忆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⑪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⑫“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⑬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我用那一元五毛钱郑重地买下了《青年近卫军》,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将文章情节补充完整。
(l)我积攒零钱买小人书,母亲从不反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后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2.警察对我和母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警察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3.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4.请对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5.读完全文,深深感动之际,请你为文章补充一个简短的结尾段,与第①段相呼应。思考后写在下面横线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其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列子·汤问》)

【乙】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 蛙 游 于 东 海 溺 而 不 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注释】①文首:花脑袋。②喙:鸟嘴。③自詨:自己称呼自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年九十   ________     (2)始一   ________
(3)炎帝少女   ________   (4)为精卫   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女 蛙 游 于 东 海 溺 而 不 返
3.翻译句子,并揣摩语言背后的人物心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乙文内容概括成4个字________。再写一个和它寓意相同的寓言或故事名称________
5.有名同学畏惧困难,遇到闲难就绕着走,做事经常半途而废。作为他的朋友,请你借助上面的选文内容劝劝这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杜甫的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春望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⑴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⑵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收到过不同的礼物,它可以是一块蛋糕,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恩师的一次谆谆教诲,也可以是父母的某次特殊陪伴;可以是朋友的一个拥抱,也可以是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每一份礼物或许都会在你前行的路上带给你温暖、信心与鼓励。


请以“谢谢你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方法

助读材料

阅读任务

关注人物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朝花夕拾》)

这段文字中的“她”是:_______
关注情节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体大的神力。

(《朝花夕拾》)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指什么事?
___________
关注评价

有人这样评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他是一个惹人发笑,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

对此评价,“我”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与王浩同学进行争辩。

王浩:唐僧误入盘丝洞被擒,猪八戒去救师父,却因调戏女妖,反被七个女妖用丝绳捆缚,这样好色的猪八戒,怎会深受人们喜爱?

我:________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打开语文课本,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我们        (徘徊/徜徉)其间,跟随朱自清在(yùn niàng)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欣赏终年贮蓄着绿色的济南的水,陪刘湛秋在静谧清冷的秋雨中伫立,与莫怀戚在散步中领悟生活中         (流淌/流动)着的亲情,感受史铁生与母亲(jué bié)之后在秋天对母亲的怀念……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ùn niàng)_________     ②(jué bié)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贮蓄___________②静谧________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4)文段中的“簇”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画。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