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左图图1、右图图2)
材料二
材料三 在10个月交战中,双方共投入 200万兵力,发射了 4000 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战争史记录,使该地区成了骇人听闻的“人间地狱”。
1942年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城市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俄罗斯总统普京评价这场战役时说:“我国军队开往柏林的征程就是从这里从………,这座没有被征服的城市开始。
材料四 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图 1 与图 2 相比有哪些变化?材料一①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②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他们的反抗意愿很强烈
③欧洲多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④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⑤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材料二 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们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相互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材料三 列宁说:“在战争(指 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据弈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 “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材料五 苏俄、苏联制造业生产年度指数(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绘制)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速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正如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的现代化历史堪称全球现代化的经典模式。以1500年为开端,在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以海外殖民、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的历史浪潮终于把英国推上了世界现代化的前沿,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型。
——周穗明《现代化:历史、深化与反思》
材料四 19世纪,美国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领土的扩张,西部的开发,科技和制度的创新,经济能量的空前增长,国内市场的拓展,推动美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材料五 工业革命开始后的部分世界大事记
时间 | 史实 |
1825年 |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 | 英国颁布广共卫生法:《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51年 | 英国有1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万 |
1865年 | ·李鸿章、曾国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1888年 |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 |
A.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
C.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 |
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起义 “非洲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
A.经济全球化 | B.非洲殖民体系崩溃 |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 D.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B.伟大的文艺复兴 |
C.人文主义的理性之光 | D.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发展民主政治 | B.维护成文法律 | C.加强君主专制 | D.倡导理性主义 |
A.《汉谟拉比法典》 | B.《十二铜表法》 |
C.《罗马民法大全》 | D.《拿破仑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