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B.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十分重视土地问题,在建国前曾先后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     
A.地主阶级剥削程度B.国际形势发展变化
C.农民阶级现实诉求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广州十三行原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外国人在此经商贸易。但从1840年-1850年初,洋人几乎无法在广州城内定居、经商、开设领事馆。这反映,广州地区(     
A.不允许对外贸易B.具有反侵略意识C.对外需求不强烈D.自然经济占主导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35年10月,中苏文化协会在南京正式成立。南京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被推选为协会会长,苏联大使鲍格莫诺夫参加了成立大会。他作为苏联的使者,在中国一直受到欢迎和重视。中苏两国在有意识地增加相互了解。通过材料可以推测(     
A.南京政府对国际联盟不再抱有希望B.南京政府计划向苏联妥协以换取援助
C.苏联将停止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帮助D.南京政府认为苏联是抗日的潜在盟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出土的云梦秦简看,秦国对各个生产领域的管理指标十分具体详细,从粮食生产、加工,到劳动者饮食标准、衣物的供给等,都有精确的规定。这表明当时秦国(     
A.人民负担沉重B.法律法规严苛
C.注重经济管理D.奠定统一基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针对明朝的读书状况,当时的思想家袁了凡曾说:“今教子弟者多不读五经,务记臭烂时文(八股文),以为捷径者入”。据此分析,袁了凡想表达的是(     
A.只需要读四书五经B.读书人多离经叛道
C.八股取士有负面性D.需考查诗赋的内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进入大变革时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的标志是(  )
A.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B.谕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学堂章程,统一学制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丝路”与“运河”都促进了(     
A.南北交通的发展B.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西汉的大一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水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