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段(不含a、b点)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BaCl2、NaNO3 |
B.b-c段(不含b、c点)中有2种沉淀生成 |
C.原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
D.c点对应溶液的pH最大 |
A.“沉淀”时的反应为:![]() |
B.若“沉淀”时有5Cu(OH)2·2CuCO3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偏低 |
C.若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滴加BaC1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 |
D.“烘干”时为节省时间,可以选取在高温下进行 |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
A.Na2CO3、HCl、BaCl2、NaCl | B.FeCl3、HCl、NaCl、NaOH |
C.H2SO4、NaOH、BaCl2、CuCl2 | D.NaOH、Ba(NO3)2、NaCl、MgSO4 |
A.5.4g |
B.8.0g |
C.16.0g |
D.24.0g |
鉴别物质 | 实验方法 |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
B.镁和锌 |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活性炭和氧化铜 |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A | B.B | C.C | D.D |
A.2.8g碳酸钠溶液 | B.3.5g氢氧化钠溶液 | C.2.8g氧化铁 | D.2.8g铜 |
A.生成CO2的质量为2.2g | B.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 |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 | D.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73% |